A19:文体新闻/文娱
     
本版列表新闻
~~~玻璃艺术大师利诺带来启示
~~~玻璃艺术大师利诺带来启示
~~~玻璃艺术大师利诺带来启示
     
2017年08月31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独门手艺究竟该不该外传?
玻璃艺术大师利诺带来启示
乐梦融
■展品《恐龙》
■展品《天使之泪》 胡晓芒 摄
  昨天,84岁高龄的玻璃制作大师利诺来到上海,出席其中国个展《再也不会有的》揭幕,《天使之泪》等48件大型代表作亮相上海琉璃艺术博物馆。“知识不属于任何人。没有不能说的秘密。”在接受采访时,利诺坚持艺术无国界,手工艺传承不设壁垒,千年技艺值得和全人类分享。

  在昨天的展览现场,“恐龙”系列大幅度地使用牵引方式,于吹制玻璃中拉曳出修长、水流形的瓶口,颠覆传统玻璃平稳的造型;窄小的底座挑战整件作品的重心,不可思议的危险外形,一不小心,就会粉身碎骨。“天使之泪”系列是长条的水滴形状,底部窄,肩宽,颈部十分细长,如同眼泪的造型,大受欢迎,成为利诺作品的一大特色。

  利诺·塔亚彼耶得拉能以威尼斯最复杂与传统的吹制技巧,创造出精致高雅又不失现代感的玻璃艺术。他说,“玻璃是一种如此神奇的材质,因为玻璃还活着。即使当它冷却,它仍然在移动。它是如此浑然天成。玻璃就是我的生命。”

  利诺出生在威尼斯穆拉诺岛,这里在中世纪就是世界玻璃制造中心。历经不间断的努力学习,年仅20岁的利诺就掌握了所有复杂的技术和风格,并成为拥有“大师”头衔的玻璃吹制工艺师。然而头衔再多,技艺再精,也难掩玻璃制作行业的凋敝,战后经济和文化变迁,利诺目睹了穆拉诺玻璃产业的没落,越来越少的孩子愿意苦苦守护窑炉,学习这门古老而丰富的手艺。而此时,恰逢美国玻璃运动的兴起。要不要将独门绝技传给大洋彼岸的美国人?在当时的威尼斯引发争议。

  威尼斯玻璃吹制技法是穆拉诺岛最重要的文化产物。几百年来,吹制技术和玻璃配方被视为国家机密,泄露被视作叛国。此时,利诺作为最有前途的玻璃制作大师,做出了一个背负乡亲父老骂名的决定,去美国!把威尼斯技法慷慨地分享给美国人。昨天,利诺在接受采访时回忆了令人难忘的人生转折。他认为玻璃艺术不应局限在小岛,应该多和不同的文化碰撞产生新火花。 

  利诺的无私传授,开拓了美国玻璃艺术的多样性,也奠定了艺术玻璃收藏的基石,让玻璃从遭遇冷眼的工艺品上升至艺术品的境界。利诺·塔亚彼耶得拉如今被美国人奉为玻璃制作的宗师,作品获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英国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法国装饰艺术博物馆等35家世界级博物馆永久收藏。而利诺的家乡威尼斯穆拉诺岛的玻璃吹制工艺也得以复兴,这里更被美国人、欧洲人看做为玻璃艺术的殿堂。

  美国吹制玻璃的高手戴尔·齐胡利赞扬他的意大利师长利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玻璃吹制艺术家”。

  利诺的人生传奇和威尼斯玻璃工艺兴衰,给我们非物质遗产传承保护带来启示。绝无仅有的独门技法,在全球化时代下,能走多远?        本报记者 乐梦融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阅读上海100胜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热线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综合新闻·话题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财经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社会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第13届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广告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夜光杯
   第A25版:连载
   第A26版:阅读
   第A27版:好吃周刊
   第A28版:我家厨房/好吃周刊
   第A29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广告
   第A30版:美食地图·广告/好吃周刊
   第A31版:市场之窗/资讯·广告
   第A32版:医技/新民健康
《敦刻尔克》幕后点滴
《敦刻尔克》全片没有一个敌军
独门手艺究竟该不该外传?
新民晚报文体新闻/文娱A19独门手艺究竟该不该外传? 2017-08-31 2 2017年08月3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