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文件袋,里面是各式各样的竞赛证书和奖状,妈妈说它们记录了我的成长和进步。我年纪虽小,倒也有几分恋旧,有时还会打开文件袋,把奖状和证书排一排,就像将军检阅麾下的军队。
每次目光最先接触到的,是那张“中央电视台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上海赛区决赛小学A组二等奖”的奖状。一看到它,我的眼前就会浮现出颁奖时的情景——当它第一次放进我手中,映入我眼帘的时候,竟是隔着一层晶莹的泪光。
故事要从去年说起。一天晚上,爸爸问我要不要报名参加一项英语竞赛,当时我并不知道“希望之星”是一项高规格的英语大赛,也没听清,随口就答应了。从此我便踏上了“希望之星”的旅程:初赛,顺利入围;复赛,波澜不惊;半决赛,忐忑不安地等待结果,得知晋级决赛才稍稍松了口气……
今年3月,决赛揭开了帷幕。奔赴宾馆、进场登记、写签名墙、拍照留念……气氛既紧张又热闹,令我充满了好奇与期待。
头天晚上开会的时候,我见到了许多名校高手,有的还是参赛经验丰富的“老将”,而我却是个没有任何大赛经验的新手。想到即将登上这么大的舞台,我的心情也从兴奋转为紧张,抽签分组时,我的手都在微微颤抖。
第二天的第一轮比赛时,我的心里除了紧张,还是紧张。上台之后,一分钟的英语演讲倒还没什么问题,可是在自由问答阶段,我不太适应这种众目睽睽之下的“聊天”,评委问的几个问题,虽然都答上来了,但说得太简短,还有点僵硬,完全没有达到我赛前训练的水准。
赛果公布之后,爸爸带来了坏消息:我没能直接进入第二轮,排名处在中后位。
晚上的复活赛是背水一战。虽然知道杀入第二轮的希望渺茫,但这反倒让我更加专注了,我没有余力去紧张或胆怯,因为这是展示自己风采的最后一次机会。轮到我上场时,我深吸一口气,带着我从来没有过的决心和勇气走上台,响亮、流利地完成了一分钟的英语才艺展示。
复活赛排位公布了,不出意料,我未能杀入第二轮,但我的排名从中后位大幅上升到了中前位,妈妈说这是我复活赛上的表现大有起色的缘故。我第一次这么清晰地理解了“遗憾”这个词的含义:如果我第一轮比赛不那么紧张,正常发挥,也许结果就会不同,我为什么没能战胜自己呢?夜里躺在床上,比赛中的一幕幕场景在我脑海中层层叠叠地重演,好久才睡着。
第三天,在上海市政协礼堂举行的第二轮决赛和颁奖仪式精彩纷呈。在上台领奖之前,我还是笑着的,真没想到自己会流泪。可是当站在台上,音乐声响起,颁奖嘉宾把奖状、奖杯递给我的时候,我觉得自己的鼻子越来越酸,眼泪止不住地涌上眼眶,泪水与灯火交织成一片,把奖状上“二等奖”这三个字模糊得迷离璀璨。其实我也不是有多么伤心,而是有一股淡淡的不甘,一丝依依的不舍,这段难忘的历程,真的就到此为止了吗?
这份泪光里的二等奖在我心里一直沉甸甸的。每次把奖状和证书放回文件袋的时候,我都把这张奖状放在最上面,因为我还藏着一个愿望:希望有一天,我能用另一张更加出色的奖状取代它的位置,那意味着我终于战胜了过去的自己。
十日谈
获奖的故事
村民送来了奖状,明请看本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