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展览共征集了近三十件文物、72张照片,利用大量档案资料、图片及遗物,通过“投笔从戎、淞沪会战、回乡抗日、崇学兴教、悬壶济世、名垂青史、遗物展示”7个板块,图文并茂,详细介绍了抗日名将朱福星“前线后方抗日英雄,办学行医惠泽乡里”的光辉一生。
朱福星,1897年2月生,1915年投笔从戎,东征北伐,战功显赫。1937年8月参加淞沪会战,他率领第6师33团在吴淞炮台湾等处连续奋战七昼夜,身先士卒,与敌肉搏,重创日军,后胸中三弹,昏倒沙场,经全力抢救才成功脱险。养伤期间,继续配合中共地下组织开展抗日救亡活动。他冒死抵制日寇10万银元派款,浙江东阳沦陷期间,所辖十四都乡未向日寇缴纳分文粒米。抗战中,朱福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挚友,为民族独立和国家的富强执著奋斗。本报记者 郭剑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