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附属存志学校预(5)班
拿到批阅后的数学试卷,我的目光定格在卷首。
作为期中考试后第一张发下来的试卷,数学成绩正好达到我预估的极限——丢了整整三十分!
看看左右同学手中被大叉打得千疮百孔的试卷,我不想和他们一起为分数抱怨。我无语,因为我早为这次数学考试失分较多有了心理准备。
昨晚餐桌上,颇信运气的外婆顺手夹起一块菱形“鱼仙”骨,口中念念有词:“……数学得高分,五投一中,快快站立!”说罢,将鱼骨举到半尺高,轻放,夹起,一连投了十次,鱼骨依旧平躺在桌上——该死的“鱼仙”就是不显灵!外公赶紧没收了鱼骨:“谢谢你,别把祈福变成诅咒!其实,别管高分还是低分,只要抓住失分,就能笑到最后。”
对!关注失分最要紧。
我拿起卷子从头往下端详。填空?没问题。选择?没问题。啊!失分那么多,难道扣在计算?虽然我对计算准确性的掌握能力很自信,但毕竟是考试,哪里敢说万无一失?
我快速扫视计算题部分,果然发现没有失分!我不禁心生疑惑:那么多的分,难道都失在后面的应用题?
抓住两角,我将试卷翻了个身。天哪!红叉叉星罗棋布,这里扣一两分,那里扣三五分,这个板块的得分也太惨了。
我揉揉眼睛,一道道题看下去,意外地发现两个红字:“审题”,题干中还有老师划下的红色波浪线。我把应用题仔仔细细地从头到尾重新研究了一遍,啊,失分多的原因原来在这里!
我的这份数学卷虽然失分多,但是并不冤。此时,失分太多的落寞感淡去许多,取而代之的是几分找到原因后的充实感。
我想起了外公在餐桌上说的话。失分不可怕,找出问题,拿出对策,就能变失分为得分。
我读着卷子对自己说:别躺倒,今天蹲下去,明天跳得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