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和田中学15门“馆教结合”课程惠及每个学生
~~~和田中学15门“馆教结合”课程惠及每个学生
~~~和田中学15门“馆教结合”课程惠及每个学生
~~~和田中学15门“馆教结合”课程惠及每个学生
~~~和田中学15门“馆教结合”课程惠及每个学生
     
2017年09月03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博物馆里上课更精彩
和田中学15门“馆教结合”课程惠及每个学生
陆梓华 程媛媛
  如果英语课设在了烘焙室,作文课走进了大自然,美术课搬进了中国艺术宫,历史课开进了上海博物馆和四行仓库……这样的课堂,是不是会让每个孩子眼睛一亮,发出一声,“哇!”

  在静安区和田中学,这样的无边界课堂已经成为现实。15门覆盖了全部学科的“馆教结合”课程将在4年中惠及每一名学生。校长盛毓认为,一所学校的责任不仅在于教授知识,更应努力创造一个鼓励孩子乐学善思、拓展能力、适应社会的学习环境。

  4年15次走进各类展馆

  历史教师李小燕曾在上海博物馆担任过志愿讲解员,五年前,她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她把历史课堂开进了上海博物馆。

  预备年级的任务相对简单,主要是观察青铜器的器形和花纹,掌握博物馆参观方法,思考获取信息方式;随着年级上升,同学们要接受更高的挑战,以小组的形式完成一项小课题。历史课本上《暴虐与抗争》一课,则被李小燕搬进了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不少同学学会从纪念馆内展示的旧报纸中,还原历史真相。

  经过5年打磨,和田中学已经形成15门覆盖了全部学科的“馆教结合”课程。化学教师贾莉敏有一次在初三课堂上讲起自来水处理等知识点时,班上同学反响热烈,原来,同学们曾集体参观过梦清园,了解了上海的水利系统以及苏州河治理的过程及目前现状。当相关话题出现在化学课堂上,大家迅速联想到曾经见过的水处理模拟系统,展开讨论。

  激发学生思维火花

  女生马佳妮走进上海博物馆后,开始阅读大量历史书籍,两次在上海博物馆的征文比赛和知识竞赛中获奖。女生沈昕茹跟着美术老师李佳颐走进中华艺术宫,爱上了“海派书画”。

  校副教导主任陈霱介绍,从今年开始,和田中学还将逐渐把“馆教结合学科实践活动”评价完整化、体系化,细化评价量表,提升每一次参观的价值。回到校园,老师们也将馆校结合的经验,运用到课程设计中,于是,阅读课搬进了图书馆,理化课堂多了各种实验探究。

  每天感受积极情绪

  盛毓坚信,“新优质”学校不只唯分数,不抢夺生源,不争抢排名,而是促进“人的发展”。两年前,女生张涵瑜刚入校时,她的妈妈担心她被其他就读名校的学生甩开。两年下来,张涵瑜不但没有掉队,甚至连原本比较薄弱的英语学科都赶超上来。“英语老师得知她喜欢唱歌后,就鼓励她学唱英文歌曲,甚至还带他们到学校的烘焙室一边做西点一边讲美国的饮食文化。”张妈妈特别赞赏这样的课程形式,“我能感受到孩子的充实快乐,我很信任这里的老师,也很期待孩子的未来”。

  本报记者 陆梓华  

  上海教育报刊总社记者 程媛媛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金砖国家厦门峰会特别报道
   第A03版:阅读上海100胜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读者之声
   第A07版:家装专版
   第A08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09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0版:新视界
   第A11版:新视界
   第A12版:第13届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13版:第13届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14版:人物/文体汇
   第A15版:文体汇/聚焦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8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A22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A24版:市井故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A25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A26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A27版:康健园
   第A28版:健康养身/康健园
   第A29版:金色池塘
   第A30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A31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A32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首批471条河道超九成整治完毕
博物馆里上课更精彩
上海高校今起迎新生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如何传播启蒙
中国福利彩票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4博物馆里上课更精彩 2017-09-03 2 2017年09月03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