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核心关键技术
那么,浙江信息经济会在哪些领域有所突破,优势又将如何保持?浙江省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发展信息经济,首先需要抓牢核心产业。今年上半年,浙江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其中贡献最大的就是信息经济,占全省GDP比重达8.8%,比去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示范区的最大意义,就是在于要把信息经济打造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方案》提出,加快发展信息经济核心产业,不仅要提升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业,更要壮大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创新发展应用电子、网络安全等产业,以及大力发展数字内容产业。力争到2019年,浙江省信息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突破5500亿元。
想要提升核心产业,关键在于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去年10月,由浙企承建的全球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商用干线——“沪杭干线”(浙江段)正式开通。以量子技术为前沿技术,正是信息经济核心关键技术的代表。目前,浙江拥有以阿里巴巴、海康威视等知名企业,但缺乏核心关键技术仍是发展信息经济的短板所在。因此,需要大力推动计算资源虚拟化、高端数据存储、大数据分析等关键性技术的创新突破,提升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等基础技术研发创新能力,超前布局人工智能、量子通信、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研究。
促进“两化”深度融合
在浙江宁巍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自动化生产线上,工人不用进车间,可以全程在外操作,取而代之的是机械手臂,工作效率提高3倍以上。据统计,2016年,浙江省在役工业机器人达4.2万台,占全国的12%左右,居全国首位。
机器换人,是浙江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应用的一个缩影。首个国家信息经济示范区“花落”浙江,就是源于浙江独具特色的“两化”融合,而这个特色将在示范区建设中进一步加强。并在保持“两化”融合发展继续领先全国的基础上,促进了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通过融合发展,使信息经济和各种业态之间发生“化学反应”。这种“互联网+”式的融合,将成为浙江省建设国家信息经济示范区的重要方向。同时,示范区还鼓励各领域发展智慧应用的新模式,电子商务、智慧交通、智慧健康、电子政务等13项“互联网+”新业态优先发展。
构筑信息基础设施
此外,利用信息经济“弯道超车”,浙江省要通过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信息经济平台支撑体系,才能为信息经济铺开发展大道。
在全省范围内启动实施“十万企业上云”行动计划。其中“云”就是基础设施,这也正是国家信息经济示范区准备构建的。未来,浙江省要实现信息基础设施高效便捷全覆盖,通过统筹推进骨干网、城域网和接入网建设,打造高网速、全覆盖的“宽带浙江”;加大物联网技术在城市基础设施领域的应用力度,部署全面感知的“泛在浙江”;培育发展一批云计算骨干企业,构筑开放共享的“云上浙江”。
《方案》还提出,要紧密围绕智能制造、电子商务、云计算、物联网、机器人等领域,集聚人才、科技、资本等高端要素,规划建设一批信息经济特色小镇,力争建成10个在国内有重要影响力的信息经济特色小镇。 金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