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的梦想一朝圆
尚长荣至今还记得,30年前到美国演出时那截然不同的光景,“当时还没有剧团组织赴美演出,是受票友邀请去的,搭戏的多为票友,甚至还有外国京剧爱好者饰演军士和马夫。”当时的美国,京剧还只是小范围的狂欢,虽说也受到不少美国观众的青睐,但推广主要靠票友。尚长荣说:“当时我就想,什么时候我们能够大张旗鼓地将我们地道的京剧艺术带去美国。”
2009年,中国剧协组织梅花奖艺术团前往美国纽约百老汇林肯艺术中心演出,尚长荣携手言兴朋合演了一出《二进宫》。如今,不但《霸王别姬》进入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演出,该剧的3D电影也将在纽约连映三天,这对尚长荣来说无疑是圆了梦想,他连连感慨地说:“这真是伟大的艺术壮举。”
此次美国行不只是向世界传播京剧艺术,也肩负着传播中华文明、维护世界和平的使命与责任。尚长荣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中国人喜欢交朋友,而文化是所有交往中最重要、最频繁也最长远的媒介。希望中国京剧与传统文化可以作为了解中国的一个渠道,为中美关系长期、深入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从“大世界”走向“大都会”
1987年从戏校毕业的史依弘,当时并没有太多登台演出的机会。听说在大世界可以连演一周,而且有观众,渴望舞台实践的她就去了。那是与剧场截然不同的演出环境,观众可随意进出,有的手里端着茶,甚至还嗑着瓜子。一连7天,史依弘不遗余力地展现着京剧的魅力,用不间断的精彩留住了观众,留住了关注的眼神。时隔30年,“虞姬”自大世界一跃而登上了大都会的舞台,当年在那样“开放”的环境中施展的魅力,将转换到更大的舞台上。
“即使在京剧最落寞时,我都不曾怀疑京剧所代表的中国艺术极致之美所具备的能量。”2000年,史依弘随谭盾打造的多媒体音乐剧《门》巡演欧洲,而《门》中的京剧元素运用的也是“虞姬”片段。史依弘至今回想起当时的演出场面仍激动不已:“你真的难以想象,每到一处,当我穿上戏服站在台上,台下总会响起最热烈的掌声。一曲唱罢,你看到的是一片着迷的眼光。”
“《霸王别姬》之所以能征服世界,是因为剧中女性的隐忍坚强引起了观众的共鸣。”在史依弘看来,向世界推广京剧必须找寻人性的共通点,《霸王别姬》的悲剧英雄形象与西方戏剧有着相同的内核,所以能引发美国观众的共鸣。在国外演出时,有学歌剧的演员拉着史依弘,盛赞她的声音,讨教那样美的声音自哪里发出;也有服装设计师醉心于京剧炫目的行头、服饰,百般恳求买下戏服。一桩桩一件件,让史依弘深信,“美是能够跨越地域和国界的,人们对极致的美是有通感的。”
本报记者 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