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夺金牌 幸不辱命
说来可惜,虽然上海男子沙排水平多年来都是国内一流,但每次到了全运会偏偏运气欠佳,空有夺冠实力却总是与金牌擦肩而过。上海男子沙排教练徐强昨天回忆说,他从1997年的八运会后开始打沙排,但这么多年来从没拿过全运会冠军,他当队员时没有完成的梦想,终于在转换成教练角色后圆梦。“对我们来说,这(夺取冠军)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届能拿回早该属于上海的金牌,不光是运动员,还有我们整个教练团队,都感到很自豪。”徐强说。队员高鹏也表示,他和李阳身上承载着的不仅仅是自己的梦想,还有教练的梦想,“徐指导把打球思路、运动生涯遇到的困难、比赛经验统统教给我们,让我和李阳完成使命和他的梦想,为上海把这块金牌拿回来,我们幸不辱命。”
这个冠军,以徐强为代表的上海老沙排人盼了20年,而队员李阳则盼了11年。“11年的沙排生涯,参加了3届全运会,我等的就是这一刻。”李阳赛后说,可能前面的11年都在为今天而做准备,“到了今天,自己终于成熟了,也终于等到了可以拿金牌的时刻。”其实在全运会前,李阳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没有进半决赛前我的压力很大,我不希望前面两届上海都进了决赛,到了这届连四强都进不了。”如今,李阳与高鹏比他们的前辈做得更加出色,不仅成功杀入全运会决赛,更为上海夺回阔别20年之久的冠军,“前两届全运会,上海队都是在决赛中负于对手,所以想着一定要拿回来,我们很高兴能为上海拿到这个冠军。”
经历磨练 坚持到底
夺冠背后,是无数次的挣扎和坚持。四年前辽宁全运会结束后,李阳曾想过就此结束自己的沙排生涯,但梦想还未实现,又怎能说离开就离开?徐强当时鼓励李阳:“我们还没有拿到全运冠军,为何不一起再拼四年?在我们三个人的努力下,一定能拿到下届全运会冠军!”从辽宁到天津的这四年里,李阳和高鹏的每一步都走得十分艰难,“每天经历的都是生不如死的训练。”通往冠军的路上,注定有许多坎坷与磨练,但对胜利的渴望支撑着他们前行。为了备战,徐强专挑一天中最热的时候训练,在40℃的高温下一练就是好几个小时——他知道,赛前做最困难的准备,在赛场上才会更轻松。而全运备战期间,李阳的奶奶离开人世,由奶奶一手带大的他未能见到她最后一面,如今这块金牌无疑成了对奶奶最好的告慰,“奶奶在天堂会开心的。”
两代人的梦想终于在这一天变为现实,这块金牌属于上海沙排每一个人。“上海男子沙排20年没有拿过全运会冠军,所以拿到这个冠军特别激动。”高鹏说。而李阳说,自己今年已经30岁了,有可能不会参加下届全运会了,所以很珍惜每一场比赛。“我们坚持到今天,就是想要为上海拿回这块金牌,现在终于圆梦了。”
特派记者 李元春
(本报天津今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