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 一带一路
音乐是世界通行的语言,此次,捷克、奥地利、以色列、南非等13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艺术作品都将汇聚本届艺术节,充分体现其国际性、创新性、引领性和经典性。除了开幕作品——上海90后青年作曲家龚天鹏创作的交响合唱《启航》外,艺术节闭幕演出由捷克布尔诺国家歌剧院《马克普洛斯档案》担纲。作者雅纳切克是与斯美塔那、德沃夏克齐名的捷克三大音乐家之一。作为雅纳切克著名的民族歌剧作品,这部作品不仅体现了捷克独特的音乐风格,也为歌剧这一艺术样式的民族创新提供了值得参考的样本。
舞蹈 依然亮眼
去年,“芭蕾航母”俄罗斯马林斯基剧院传承80年的“博物馆版”《罗密欧与朱丽叶》与德国斯图加特芭蕾舞团编舞大师克兰科1962年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同城PK,成为申城热事。今年,艺术节舞蹈板块依然亮眼。不但世界顶尖当代芭蕾舞团NDT荷兰舞蹈剧场将在中国首演《狩猎我心》,瑞士贝嘉芭蕾舞团也将带来《魔笛》。今年是贝嘉芭蕾舞团创立30周年,也是现代舞大师莫里斯·贝嘉逝世10周年。贝嘉芭蕾舞团因此准备了贝嘉生平最爱的遗作《魔笛》向“现代芭蕾之父”致敬。此外,英国老地方先锋派舞蹈团用嘻哈这一当代艺术形式演绎经典文学作品《雾都孤儿·费金》。
戏剧 泰斗“交锋”
两位国际戏剧界泰斗的相遇,将是此次艺术家戏剧舞台最耀眼的火花。美国传奇戏剧家罗伯特·威尔逊以独特视觉语言自导自演的《关于无的演讲》、英国著名戏剧家彼得·布鲁克改编自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的《战场》,让戏剧迷们期盼良久。
罗伯特·威尔逊被誉为“实验戏剧的灯塔” 。他的《关于无的演讲》创作于2012 年,原是为纪念约翰·凯奇诞辰100 周年所作。剧中有一段刺耳的、长达七分钟的电子音可能会让观众感到不适,罗伯特以此来重现凯奇1950 年《关于无的演讲》时观众的反应。 《战场》取材自印度著名梵文史诗《摩诃婆罗多》最后一章以及彼得·布鲁克自己的史诗巨作《摩诃婆罗多》。从9 小时的长篇剧作到70分钟的小剧场作品,显示出彼得·布鲁克返璞归真的艺术追求的变化。 本报记者 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