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3:新民健康/健康+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9月12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秋“燥”易引发便秘 记得多喝水勤揉肚
高媛
  高媛

  进入秋季,很多人感觉肚子容易发胀,排便也不顺,甚至连续多日便秘。上海市长宁区天山中医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田芸表示,与其他季节的便秘不同,“多事之秋”的便秘还与秋季“燥”气当令有关。

  田芸介绍,便秘并不只是指大便“干燥”的意思,还包括排便次数减少(少于每周3次),或排泄物干质坚硬,排出困难,或感觉排便不净。进入秋季后,早晚温差加大,由于空气湿度降低,天气干燥,人体内水分过度蒸发,而且肠胃功能相对变弱,肠道也会因受燥气损伤而变得干涩,许多便秘患者的病情开始加重,而一些原本没有便秘的人,也容易在秋季感到大便干结难解。

  一般来说,便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不良生活习惯,只有改掉这些坏习惯,才能阻止便秘“找上门”。饮食过于精细也是造成便秘的原因之一。秋季,人们本就偏爱粥品一类易消化进补的食物,并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日常生活中高蛋白、高脂肪类食物偏多,纤维含量高的食物偏少。膳食纤维的摄入量的减少,就会使肠道蠕动缓慢,造成排便不畅。

  此外,不定时排便也是原因之一。有便意时,因为手头上有急事儿,暂时忍住了,可等事情完成了,便意也没了,自然就不去排便了。田芸强调:“当你抑制了这一阵的便意后,再想排便就很困难了。久而久之,你的肠道就失去了对粪便刺激的敏感性,大便在肠内停留过久就会变得又干又硬。”

  为了缓解便秘的困扰,田芸建议,要记得多喝水,每天早上起来后,可饮用一杯20-30度的温水刺激排便;其次,在日常可以勤走动,多吃粗粮和水果刺激肠道蠕动,加速新陈代谢,缓解便秘问题。对于秋季被人们亲睐的粥品,则可适当在粥品中加入豆类、燕麦等粗粮以增强肠道蠕动;再次,日常生活中,可多揉揉自己的肚子,采用在脐周顺时针揉的方式,刺激排便;最后,即使没有排便的感觉,也要每天固定时间在马桶上蹲坐一会,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减少便秘概率。若没有排便的感觉,则可以脚下垫张小矮凳帮助排便。若太长时间没有排便,便秘问题严重,一定要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检查。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阅读上海100胜73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热线
   第A09版:综合新闻·话题
   第A10版:财经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专版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15版:专版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阳光天地
   第A23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6版:广告/新民健康
   第A27版:夜光杯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阅读/连载
   第A30版:旅游资讯
   第A31版:新民旅游
   第A32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A33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A34版:旅游资讯
   第A35版:旅游资讯
   第A36版:旅游资讯
   第A37版:旅游资讯
   第A38版:旅游资讯
   第A39版:旅游资讯
   第A40版:旅游资讯
   第A41版:旅游资讯
   第A42版:旅游资讯
   第A43版:旅游资讯
   第A44版:旅游资讯
   第A45版:旅游资讯
   第A46版:旅游资讯
   第A47版:旅游资讯
   第A48版:旅游资讯
暑假是青少年生长旺盛期 发现骨肉瘤 两成患者已有肺转移
18岁-44岁年龄段高血压患病率每百人增至11人
“移动医院”解决体检“最后一公里”
警惕夏秋之交腹泻引发“肠中风”或冠心病
秋“燥”易引发便秘 记得多喝水勤揉肚
玩转健康圈
新民晚报新民健康/健康+A23秋“燥”易引发便秘 记得多喝水勤揉肚 2017-09-12 2 2017年09月1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