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9:阅读/连载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9月12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共特科奇才李强(上)
姚华飞
■ 青年李强
  ◆ 姚华飞

  在我党的隐蔽战线上,有这样一位富于传奇色彩的红色特工,他在党内被称为“能人奇才”。他曾经试制出我党第一批军火,用双手研制敲打出我党第一部秘密电台,为我党培训了第一代报务员,在延安当过军工局长和自然科学院院长;建国后,又成为我国外经贸战线的领导人。他还是新中国第一批中科院学部委员(后称院士)。他就是在白色恐怖时期中央军委特科、中共中央特科最早成员之一的李强。

  为准备工人武装起义,他制造出第一批军火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叛变革命,致使大革命失败。同年5月,周恩来在中共五大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事委员会书记。为了保卫党的领导机关,巩固党的组织,掌握敌人的动向,有力地开展对敌斗争,中共中央军委建立了特科,由中央委员顾顺章任特科科长。

  因为李强在准备上海工人起义时自制过手榴弹,擅长交际,所以不久李强就到特科工作。

  李强原名曾培洪,字幼范,1905年出生在江苏常熟一个书香门第。从少年时起他就努力学习,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在杭州宗文中学读书时,因受“五四”运动新思潮的影响,反对封建礼教而被开除。后来到上海南洋路矿学堂(后改名东华大学)中学部就读,中学毕业后,成为这个学堂土木工程专业学生。1924年1月开始的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不少青年学生加入了国民党。这年5月,李强在其国文老师叶楚伧的介绍下也加入了国民党。当时,叶楚伧是国民党中央委员、上海执行部负责人。李强很快发现叶楚伧是一个国民党右派,与自己的信仰和立场完全不同。国共分裂之后,叶楚伧登报声明把李强开除出国民党。1925年李强参加了“五卅”运动,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8月转为共产党员。

  1926年,为配合北伐军北上,党中央决定在上海领导工人武装起义,李强接受了为武装起义筹备武器弹药的任务。因为炸弹、枪支等很难买到,李强决定自己试制,通过认真钻研和反复试验,终于配制出了黄色炸药,研制成功一批手榴弹,在上海第三次武装起义中起到了一定作用。

  当时,中央军委特科办公地点在武汉余积里12号一座三楼三底两厢的上海弄堂式房子里。周恩来在楼上中间房间办公,特科成员在楼上东厢房办公。

  中央军委特科下设四个股,保卫股、情报股、特务股和土匪股,李强任特务股股长。在武汉时,李强所领导的特务股秘密搜集枪支,送到叶挺任师长的24师司令部颜昌颐同志那里。这些枪支,多数是李强单枪匹马亲自送去的。

  当时,李强所领导的特务股还筹集到近10万银元。其中一部分上海钞票送给上海地下党组织使用,另外的银元交24师颜昌颐运到南昌去。

  为建立秘密电台,他敲打出第一部收发报机

  从1927年9月开始,中共中央政治局成员陆续由武汉迁至上海。1927年11月上旬,周恩来当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负责中央军委和其他领导工作。鉴于当时白色恐怖的威胁,党的安全已成为最重大、最迫切的问题。周恩来当即向党中央建议,并在他的筹划和领导下,继武汉中央军委特科之后,于1927年11月在上海建立了中央特科。在中央特科的下面,先后设立了四个科。

  一科管总务。1928年初,在原“总部”的基础上,成立了专为党中央做具体事务工作的总务科。二科管情报。1928年4月,中央特科设立了情报科,亦称二科,由陈赓负责。三科管红队。中央特科成立以前,红队就同“总部”分开单独成立了一个科,即后来的三科。科长先后由蔡飞、谭忠余担任。四科管无线电。科长先后由李强、陈寿昌负责。1928年10月,由李强负责筹建电台。那时无线电在我国还是新的事物,需要自己制造收发报机,自己训练报务人员,无论从技术干部还是物质条件来说,都是极为艰巨的任务。

  1929年秋,中央特科在上海公共租界赫德路(今常德路)福德坊32号,租了一栋三层楼房,准备作为建设秘密电台的地址。周恩来找张沈川谈话,介绍蒲秋潮“住机关”,要李强和他建立地下无线电台。那时国民政府对收发报机控制很严,不可能从商场买到收发报机。李强就自己动手,并让张沈川做他的助手。他们以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的身份,同各无线电行的人交朋友,向专销美国无线电器材与图书的“亚美无线电公司”和“大华无线电公司”购买器材、工具以及制造无线收发报机的图样,然后再与从苏联学习回来的涂作潮一起试制收发报机。由于制造收发报机必须有一个很好的掩护地点,以免被敌特发现,为此李强和涂作潮住进了蔡叔厚办的绍敦机电公司。

  蔡叔厚早年在日本学习机电专业,回国后开办绍敦机电公司,本想靠发展民族工业使国家富强起来。但严酷的现实使他意识到工业救国的道路是一种幻想,后在中学同学夏衍的启发下,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于是他积极要求参加中国共产党,不久党组织就批准他入了党。当时李强很需要有一位内行协助他,经组织批准,蔡叔厚就到特科协助李强一道试制无线电收发报机。为了有一个实验工作室,蔡叔厚冒险在二楼腾出一间房供李强做地下工厂。李强在这里安置了车、钻、铣、刨4台机床,然后就和涂作潮合作试制收发报机。他们翻阅了美国出版的无线电杂志,找到了新式合用的收发报机图样,便动手设计制造,经过多次失败,终于在1929年10月成功制造了第一台收发报机,为党的电台工作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29年10月,四科在赫德路福德坊32号建成了党的第一个秘密无线电台,李强管机务,张沈川管报务。

  1929年12月,李强和黄尚英一起去九龙帮助建台。收发报机是由李强暗藏在行李中带去的,路上仅仅花了两块钱小费,未受检查,安全到达九龙。这个电台设在九龙弥敦道小街一幢房子的四楼上,广东省委派了一位姓胡的交通负责管理,由黄尚英和一位朝鲜族同志任报务员。试验通报的效果良好。1930年1月初,沪港两台首次通报。

  当时用的两种密电码是自己编制的,其中一种是周恩来亲自编制的,名叫“豪密”,第一份电报是邓颖超译出来的。因为当时工作条件差,机器灵敏度不高,再加上技术不熟练,通报时间无论冬夏,都是在深夜进行。报务员饿了就用冷饭团充饥,有病也要坚守在岗位上。1930年5月间,黄尚英患肺病常吐血,调回上海治疗,随后去杭州疗养,不幸于8月去世,年仅20岁。在黄离开九龙时,李强派邱德接替她的工作。1930年冬,九龙电台被敌特破坏,邱德同志被敌人杀害,此后未在九龙建台。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阅读上海100胜73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热线
   第A09版:综合新闻·话题
   第A10版:财经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专版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15版:专版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阳光天地
   第A23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6版:广告/新民健康
   第A27版:夜光杯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阅读/连载
   第A30版:旅游资讯
   第A31版:新民旅游
   第A32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A33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A34版:旅游资讯
   第A35版:旅游资讯
   第A36版:旅游资讯
   第A37版:旅游资讯
   第A38版:旅游资讯
   第A39版:旅游资讯
   第A40版:旅游资讯
   第A41版:旅游资讯
   第A42版:旅游资讯
   第A43版:旅游资讯
   第A44版:旅游资讯
   第A45版:旅游资讯
   第A46版:旅游资讯
   第A47版:旅游资讯
   第A48版:旅游资讯
中共特科奇才李强(上)
回忆长乐邨
重庆之眼
新民晚报阅读/连载A29中共特科奇才李强(上) 2017-09-12 2 2017年09月1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