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海交大医学院647名本科新生在开学典礼上穿上白袍,正式开启医学求学生涯。今年医学成为热门专业,录取分数直线上升,交大医学院在80%的录取省份分数线高出当地一本线150分以上,在全国包括港澳台的30个省市地区招到了最优秀的学生。
张坤淇在8年前选择了华中科技大学的信息安全专业,后来他在广州、上海打拼,从事游戏开发,他觉得这个行业充满抄袭和模仿,缺乏文化价值内涵,当过产品经理,创过业,即使工作收入过万时也从未有过心灵上的满足感,张坤淇开始反思生活的意义。“人走错了路,不能错下去吧,要勇敢跑回来才对。”去年张坤淇决定重新高考,重新选择人生。尽管时隔多年连课本都已经换了版本,一番苦读他仍考出了总分643分、甘肃省第143名的好成绩。
“我是个功利的人。”张坤淇毫不避讳地说,“我的选择要让将来的职业对自己和社会都有意义,所以我选择了医学。”与其说功利,不如说张坤淇比同届同学想得更透,看得更清,他的选择来自对医学行业的信心。“大家都觉得医患矛盾是医生职业的风险,但其实我评估过,放在全行业里比较,从医的职业风险并不是最高的,只是公众关注度高,媒体聚焦让更多人看到罢了。”而且他觉得近几年国家陆续出台的医改政策也将为行业带来更好的未来。
毕业自上海中学的贾文清虽没有丰富阅历,但对医学专业的坚定毫不逊色。高一暑假的一次肺炎让贾文清在瑞金医院住了一个月,连续10天40℃反复高烧,痛苦、焦灼、无助。呼吸科医生一直密切关注着她的病情,尽管棘手却不断积极尝试、完善医嘱,每当她有所好转,医生护士眼中流露的欣慰深深触动了贾文清。一个月后,当她健康地离开瑞金医院时,暗自下定决心,“终有一日我会回来,以一名医者的身份!”今年她以优异成绩考上交大医学院临床医学8年制专业,为当初种下的梦想迈出第一步。
像张坤淇和贾文清这样满怀对医学事业的向往和决心的新生还有很多,今年交大医学院招收的本科生迎来最大规模,越来越多心怀理想成绩出众的优秀学生愿意选择加入医学事业。“以上海为例,医学院今年在沪招生的本科批次临床八年制本博连读专业的最低录取分数,比全市本科自主招生控分线高了65分,达566分,为历年最高。”交大医学院教务处处长邵莉说,“从全国录取结果来看,越来越多优秀高中生乐于从医,这说明社会、家长都越来越认可医学行业和医学教育。”
本报记者 易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