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卢湾中学的育人经
~~~——卢湾中学的育人经
~~~——卢湾中学的育人经
~~~——卢湾中学的育人经
~~~——卢湾中学的育人经
~~~——卢湾中学的育人经
     
2017年09月12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激发学生心中“问号” 变成长途中“感叹号”
——卢湾中学的育人经
陆梓华
  学习的表情有很多种,可以是埋首题海,忙碌但茫然,也可以是兴致盎然,对未知领域充满好奇。对此,卢湾中学选择了后者。校长何莉刚被评选为2017年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提名。在她眼中,“学力”比“学历”更重要,学校要为学生开启探索之旅,用兴趣为他们启迪人生。

  女生张宇注意到,老师上课擦黑板时总是扬起阵阵粉尘。“这对老师和同学的健康会产生什么影响?”她的心中浮出问号。学校给她买来实验小白鼠,配备实验空间和实验辅助人员。每天午休、放学后她就来到实验室,学会照料小白鼠、尝试对照组实验、进行观察、学习解剖。她发明了可吸收粉尘的黑板擦,也被评为上海市“明日科技之星”。

  类似故事在卢湾中学还有很多。学生心中的“问号”被激发出来,并转化为成长的“感叹号”。在卢湾中学的课堂上,学生们要从物理学角度分析,“夜半钟声到客船”中,钟声沿着怎样的声波传递路线从山上传到水面;从生物学角度探究,“霜叶红于二月花”遵循了什么生物学规律。如今,在上海教育界,卢湾中学的“无边界”课堂引起广泛关注。何莉介绍,“跨学科”整合给予学生的是自主设计、活用学科知识的机会,培养其多元视角,鼓励其大胆想象。

  今年暑假,女生杨晓婷欣喜地接到了上海交大附属中学的录取通知书。“我初二遇到了李老师,她鼓励我让我爱上了数学。初三时我的成绩已名列年级前列,可我从没在机构上过课。”杨晓婷感慨地说,母校不仅教给她知识,更有对待生活的态度。

  卢湾中学提倡,教育要用“大拇指”代替“食指”,提醒老师用赞美、夸奖和肯定代替对学生的不尊重。卢湾中学要求每个老师做到16个“知晓”,学生的姓名含义、生活习惯,家长的教育思想和愿望,甚至学生的上学路径和社区环境等,老师都要有所了解。2016年12月,卢湾中学代表上海入选教育部全国师德建设优秀案例,也成为本市唯一入选的优秀案例。本报记者 陆梓华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阅读上海100胜73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热线
   第A09版:综合新闻·话题
   第A10版:财经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专版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15版:专版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阳光天地
   第A23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6版:广告/新民健康
   第A27版:夜光杯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阅读/连载
   第A30版:旅游资讯
   第A31版:新民旅游
   第A32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A33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A34版:旅游资讯
   第A35版:旅游资讯
   第A36版:旅游资讯
   第A37版:旅游资讯
   第A38版:旅游资讯
   第A39版:旅游资讯
   第A40版:旅游资讯
   第A41版:旅游资讯
   第A42版:旅游资讯
   第A43版:旅游资讯
   第A44版:旅游资讯
   第A45版:旅游资讯
   第A46版:旅游资讯
   第A47版:旅游资讯
   第A48版:旅游资讯
毕业打拼8年后重新投考医学系
激发学生心中“问号” 变成长途中“感叹号”
重点教育培训进城新市民
重温童年记忆
建工医院本周六举办口腔科义诊
广告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7激发学生心中“问号” 变成长途中“感叹号” 2017-09-12 2 2017年09月1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