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4时,夜浓如墨。突然,一阵急促警报划破夜空,特战队员条件反射似地从床上弹起,边往外跑边整理着装……不同于以往,这次“魔鬼周”训练,没有出征仪式,没有任何动员,队员们登车后即向目标区域开进。
“这是一次参照实战的‘魔鬼周’训练,就是要在近似实战的情况下,强化特战队员综合素质。”副支队长吴献帅介绍说,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自1843年开埠以来,海上交通日趋便捷。为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恐怖分子”从海上通道潜入上海等突发情况,支队立足洋山深水港,组织“魔鬼周”极限训练,旨在提高部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在许多人眼里,特战队员擒拿格斗、百步穿杨,无所不能。可正是这样的全能战士,却被二两大米难住了手脚。“魔鬼周”训练进入第三天,有一个课目是野外热食制作,要求特战队员在一个小时内利用随身物品制作米饭。灶台可以用石头搭,柴火随处都能捡,可是用什么煮呢?正在大家一筹莫展时,电台里传来声音:早上已经预告中午训练内容,要求不允许丢弃任何物品,所以蒸饭必须用随身物品!”听到此,有的队员茅塞顿开,八宝粥盒正好可用。“锅”有了着落,可是队员们随身携带的纯净水几近喝完,放眼周边一时难以找到干净水源,蒸饭的水怎么办?只见他们纷纷取出水袋,把余下的最后一点水倒出……一场别开声面的“野炊”在海滩边展开。一小时后,野炊结束,经过考核组评判,仅有4个小组完成任务,通过率不足20%。“短板必须在今后训练中着重解决。”部队领导做出决定。
这次“魔鬼周”训练,该支队结合岛屿特点,立足任务所需,专门设置了野外生存、水上追逃、岛屿搜剿等课目,有效提高了部队在特定地形、复杂情况下的生存、协同、处置能力,确保一旦有事,能快速反应、有效应对。
苦与累,战士的滋味。如果不是亲身经历,你无法想象“魔鬼周”有多苦:冲山坡、扛圆木、推卡车、翻轮胎、泥潭匍匐、徒手攀岩……人均负重30公斤以上,每天徒步行军不少于30公里,休息不足4小时,这是特战队员“魔鬼周”训练的常态。第四天进行攀岩训练,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课目,从海边攀爬至近乎垂直、高20米的山顶,本身就是件很困难的事,更何况负重30公斤。特勤中队班长乔光越第一个上,并且一气呵成、顺利到达山顶。2小时内,所有队员全部完成攀岩,每个人都伤痕累累,有的手被磨破、有的腿还在流血,但他们顾不上多想,就直奔下一个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