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强制手段”
这份修正案提出,凡是利用国家预算资金拍摄并得到国防部推荐的电影,都要列入军人强制观影目录。舍林和斯伊索耶夫经调研发现,尽管目前俄军士气高昂,但占军队主体的义务兵对爱国主义教育兴趣不大,对履行兵役义务也不太积极,这也是他们提出修正案的初衷。
舍林称,俄国产主旋律电影大多是政府支持下拍摄的,既然投入了联邦预算,影片就应该“起到教育作用”,必须在俄军所有部队、院校及国家安全机关放映。他指出,部队不光要放映军事题材电影,还要播放其他爱国主义题材的电影(例如反映极地科考队员或宇航员生活的影片),情节要富于趣味性和时代感,让军人学到历史。舍林强调,提出修正案的目的,是提高军人爱国主义精神,至于影片放映,应由各部队指挥员自行决定,重点是要形成制度,推动爱国主义教育深入人心。
30部力作只卖30卢布
就在修正案讨论期间,俄国防部已购买了30部苏联和俄罗斯电影、电视剧(每部300份拷贝)的永久使用权,作为官兵文化生活的“必修内容”,希望通过片中的英雄事迹激发官兵爱国热情。版权商也积极响应,以每个拷贝一卢布的价格慷慨签约。这些影视作品包括26部电影和4部连续剧,有的讴歌苏联军民不畏牺牲、反击侵略的英雄事迹,有的歌颂当代俄罗斯军人忠于职守、牺牲奉献的精神。
26部电影包括:《彼得大帝》《国王的仆人》《智者雅罗斯拉夫》《当代英雄》《1941年6月》《第042号快艇去哪了》《薄冰之上》《侦察员的功勋》《狙击手:复仇的武器》《塔拉斯·布利巴》《将军》《闭塞信号所》《危险界线》《基辅方向》《没有无名战士》《侦察员》《夜妖在蓝天翱翔》《行动》《青年近卫军》《如果敌人不投降》《第17号传奇》《西伯利亚理发匠》《没有回头路》《五月的繁星》《盾与剑》《特别注意区域》;4部连续剧分别为:《惩戒营》《西部方向战争》《关卡》《消灭》。
舍林希望,如果修正案得到通过,俄国防部应将新时期拍摄的《布列斯特要塞》《斯大林格勒》等主旋律影片列入强制观看目录,“修正案旨在从源头上规范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建立‘非人工’的光荣纪念碑,在年轻人中培育民族自豪感”。
爱国主义是什么
俄罗斯人的爱国主义曾在1994年车臣战争中跌至谷底,许多人拒绝服兵役,但随着国力提升,俄军士气节节攀升,民众对国家的认同感也持续提高。但苏联解体后的20多年间,俄罗斯出品的许多影视剧以反映社会阴暗面居多,西方价值观和好莱坞大片不断冲击着俄罗斯青年人的头脑,早年出品的电影《白色虎式》将苏德战争中的德军坦克渲染得过于强大,招来不少非议。
为了守住思想阵地,弘扬爱国主义,俄罗斯不断采取立法或政府行为,扭转局面。2015年,俄总理梅德韦杰夫批准2016-2020年爱国主义教育国家统筹预算,有17亿卢布是专门针对28岁以下适合服兵役的男青年进行“定向教育”,包括免费播放爱国电影,在场地、设施等方面支持军迷组织伟大卫国战争场景再现活动等。俄国防部还与民间组织合作,重磅推出大型军事历史游戏《战争雷霆》《伊尔-2》等,悄然对外输出自己对战争历史的理解。
去年,俄总统普京表示:“除爱国主义外,(俄罗斯)没有也不可能存在其他具有凝聚力的思想。”俄国家安全委员会副主席维布诺利给爱国主义下了全新的定义:“这是个人对自己所爱的祖国和人民做出的连续性愿望和承诺,通过行动来保卫国家权益,遵循更高的价值观,忠于职守,自我牺牲,是捍卫国家独立、完整和主权的强大武器。”俄罗斯社会舆论基金会调查发现,78%的俄罗斯人认为自己是爱国者,有50%的受访者认为,对祖国的热爱是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出来的。李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