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瑜已足足忙了大半年。“我大概是三月份到组委会报道的。”以前从事电视专题片和纪录片拍摄的她,今年进入了艺术节的大家庭,负责艺术节所有论坛的策划、邀请和执行。“前期我们做了很多调研工作,比如说今天的好剧论坛,涉及到各艺术门类,是五年来创作的总结,前期我们把‘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梅花奖、白玉兰奖等获奖剧目都梳理了一遍,我们还邀请专家来开策划会,从选题开始就听取专家的意见。”
有了选题后,敲定每一个嘉宾的时间和细化演讲方案更加费时费力,“视频会议、邮件、电话,来来回回滚动了很多轮,我最早接触了近两百人,最后来到上海上台的约五六十人。”优中选优,章瑜连论坛的主持人也最大可能地追求专业,“以前常请电视台的主持人,但有些提问不够精准,比较泛泛。你看那天的主旨论坛,主持人是纽约一家知名艺术咨询公司的总裁,她事先非常细致地了解了每一位嘉宾的背景和发言内容,当天早上还与他们一起吃了早餐,于是在台上,她就特别能与嘉宾碰出火花来。”说起这些具体执行上的点滴,虽然喉咙沙哑,但章瑜的眼神里流露出的是骄傲和满足。
瘦瘦小小的章瑜与很多组委会的工作人员一样,“一个抵八个”地忙碌着,穿梭于会场和剧场中,他们以自己的敬业和专业,让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办得一年更比一年好。 本报记者 孙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