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李根 记者 潘高峰)今起,上海交警部门重拳整治非机动车交通违法。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市共查获非机动车各类交通违法行为384万起,其中,闯红灯7.6万起,逆向行驶18万起,未在非机动车道行驶100万起,违法载人132万起,扣车36万辆。
闯红灯、与机动车抢道、逆向穿梭、快速骑行、一路狂按喇叭、边骑车边玩手机、带头超越停车线、上高架下隧道,一些在马路上横冲直撞、肆无忌惮的“骑车一族”,一直是市民深恶痛绝的对象之一。在这其中,甚至有骑车人因为违法发生事故后,全然不顾伤亡者而匆匆逃离现场的。
统计数据反映,今年以来本市适用一般程序处理的交通事故中,涉及非机动车交通事故起数占总数60%以上。10月4日,余某某骑自行车沿松江区车亭公路由北向南行驶至车亭公路出北盛公路南约500米处时,突然横过机动车道行驶,未下车推行,适遇顾某某驾驶公交车沿车亭公路由北向南行驶至此,两车相撞,造成余某某死亡。
市公安局交警总队根据上海交通大整治进一步向治理行人和非机动车交通违法延伸的部署,对各类非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加大打击力度,将集中兵力组织开展多轮次的非机动车集中整治行动,重点查处无牌、假牌、套牌电动自行车、闯红灯、逆向行驶、不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闯禁令上桥入隧、在禁非道路和区域通行、违法载人等乱骑行交通违法行为。
一是在“关节点”开展叠加整治。在非机动车通行量大的路口“关节点”设置多个整治点,开展集中整治。交警总队机动支队也将派出执法“高手”,开展“叠加”整治。
二是借“巡逻线”编织严管网。加强对非机动车现场管理,将巡逻执法线路有针对性地向辖区主干道、“禁非”道路、越江隧桥出入口倾斜,加强对支小道路巡逻执法。
三是严落实“四个一律”处罚措施。查获未注册登记上路行驶或使用伪造、变造、其他车辆号牌的,一律采取先予扣留或暂扣车辆的措施;对不符合暂扣或先予扣留条件的违法车辆,一律当场处罚并收缴罚款;对妨碍交警执法的非机动车违法人员,一律通知属地派出所赶赴现场,严肃处理;对无牌电动自行车违规上路行驶违法处理完毕后,当事人前来领取车辆时,一律要求领取人采取托运措施。
四是从源头查找蛛丝马迹。协调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派员参与整治,对整治过程中掌握的违规销售、改装“非标”电动自行车线索的,现场移交市场监督执法人员,并引导当事人退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