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4:文娱/文体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11月17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非遗与现代生活迸发火花
吴翔
  昨天走进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的大厅,墙上一张22米的苗绣长卷延展开去,颇为壮观。除了这幅苗绣作品,大厅里还有许多别致的陶瓷、木雕、玉雕、珐琅、竹编、金工等传统工艺品,展现了传统工艺在现代生活中的拓展和应用。

  这里正在举行的是由文化部非遗司主办,上大美院承办的2017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以下简称研培计划)经验交流会。本次交流会以“非遗走进现代生活”为主题,包括观摩教学、经验交流、学员作品展三大板块,集中呈现2017年度78所参与高校的教学成果和工作经验。

  大厅里展示的包括苗绣在内的280余件工艺品,分别来自18所高校,都是《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实施以来的优秀成果。其中,大小竹灯系列、幸福鸟和炫绣跨界服饰系列、梁平竹帘蓝牙音箱系列,以及青海果洛银饰锻造皮具系列等研培作品十分引人注目。

  展览之后,在观摩教学板块,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姚舰、贵州蜡染专家杨文斌进行了首次“非遗公开课”的网络直播,分别讲授了色彩学理论和蜡染技艺源流,并与学员和参会专家进行了现场交流。在经验交流环节,9所高校相关负责人分享了各自的研培经验、工作特色和教学成果。

  苗族刺绣代表性传承人杨再美(见左图 吴翔 摄)说:“我相信每个传承人对手艺的执著与热爱,所以哪怕是生活的压力,也无法停止我坚守的信念。在这次学习中,我接触到现代的设计理念与方法,将传统的织绣手工艺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一定能)迸发出更加精彩的火花。”

  本报记者 吴翔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热线
   第A08版:财经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新民教育/教育改革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A21版:金色池塘
   第A22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第A23版:新民健康/养生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家装之窗
   第A26版:家装之窗
   第A27版:家装之窗
   第A28版:家装之窗
“八九点钟的太阳”照耀全本《长生殿》
全本昆剧《长生殿》声动京华
非遗与现代生活迸发火花
新民晚报文娱/文体新闻A14非遗与现代生活迸发火花 2017-11-17 2 2017年11月1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