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7:新民教育/教育改革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11月17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精品意识打造精品专业
锐意创新注入发展活力
  上海市第二轻工业学校的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是上海市首批精品特色专业。学校专业部领衔开发了上海市以及教育部的“美容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课程标准”,专业实力可见一斑。近年来,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不断更新的教学手段,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团队锐意进取,在教学理念、课程开发、人才建设等方面积极创新,成果斐然。

  理念创新

  分层教学匹配学生个性能力

  随着当今社会对服务行业领域越来越细分,作为一所中等职业学校,如何能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培养出符合其自身能力的应用人才?第二轻工业学校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在对行业、企业、家长、学生调研的基础上,以“实景体验”教学为主要模式,创新建设三个不同层次的“沙龙体验”平台,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探索由单一美容美发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向系统形象设计技能人才培养转换的教育模式,即培养基础技能型(美发师)、技术技能型(形象设计师)、技术管理型(店长、培训师)三个层次的人才,缩短学生的职业发展路径,提高教学效益。

  为实现理念创新,学校整合校企资源,构建起三层技能体验教学平台。

  第一层平台是美容美发开放实训中心。开放实训中心主要承担日常专业教学课程的运行,主要支持通用能力模块课程、专业基础模块课程、“美发师”个性能力模块课程,以培养美发师为岗位目标。 

  第二层平台是沙龙体验中心。校企合作建设个人形象设计工作室,分为贵宾包房、私人造型区域、服装搭配以及饰品搭配区域,引入大量真实客户完成个性私人定制,在“沙龙体验”的真实环境中,完成“形象设计师”个性能力模块课程。以培养形象设计师为岗位目标。

  第三层平台是专业沙龙,包括校内校外专业体验沙龙,以专业运营的沙龙以及对外开放的实景实岗沙龙为主要的实训平台,让学生在真实的岗位环境中成为店长助理。主要支持个性能力模块(总监)课程的教学,以培养艺术总监(店长、培训师)为岗位目标。

  一学年的教学改革试实验证明,分层分级教学的应用加强了学生信心、提高学生能力。从学生的反响来看,学生真正了解自己适合怎样的工作,了解自己的擅长,对将来的工作前景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与此同时,课堂学习针对性大大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专业技能实践、课程考核合格率、考证率都有提高。

  课程创新

  对接行业需求不断开发完善

  落实理念,课程先行。面对上海这一国际化大都市对于高素质服务性人才的迫切需要,专业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创新开发适应行业需求的课程,让学生乐学、活用。

  《美容美发情景英语》就是针对现有的美容美发服务人员英语应用能力较弱而开发的课程。课程分为公共模块和专业模块两个内容模块,公共模块包含问候与接待、工作面试、产品销售三个单元;专业模块包含美容、美发、美甲、化妆四个工作领域和工作岗位。课程以职业场景为需要,以工作岗位为线索,以工作任务为引领,以专业口语为着眼点,培养学生今后职业所需的英语听说读学技能。紧紧围绕美容美发职业技能需要,针对相同专业群,不同专业方向,设计了相同的公共模块和不同的专业模块,满足不同专业方向学生的专业英语技能的要求。通过三轮的推广应用,相比基础英语,学生们更有兴趣,参与更积极,课堂教学效果更好。

  与此同时,专业部还开发了美容美发情景英语模块化训练软件,通过单词训练、情景听力训练、情景会话训练的方式来改善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英语的学习环境,有效解决了专业英语因为专业性较强,和平时生活的关联不大,学习过程会显得比较枯燥的问题。

  数字化时代的带来对课程的信息化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部以《人物整体造型》课程内容为基础,推出了《人物整体造型》和《盘发造型》数字化实训手册;围绕美形与美容技术专业部的《化妆造型》专业技能课程,推出了包括互动课程教师端、互动课程学生端、互动课程后台管理、电子互动课件等互动内容。互动课程根据需求和功能的不同,分为教师端和学生端,用于相应的教学互动。

  学生在上实训课前完成对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观看和学习,师生在课堂上一起完成实训内容、在线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理论练习、作业分享、任务评价和我的学习四个环节,形成一个循环的数字化实训体系,能够起到辅助实训教学的作用。数字化实训不仅推动了课堂教学方式,以及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更建立起专业化的、健全的实训教学评价体系,保证实训教学活动的效果与目标实现。

  师资创新

  探索培养模式适应时代变革

  从1994年开设美容与管理专业起,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建设已走过了23个年头。面对来自职业教育和行业不断发展的要求,原有的培养模式已经不能保障专业教师高层次高水平提升,第二轻工业学校不断探索教师培养模式的创新,以适应时代的变革。

  在探索教师培养路径上,学校把教学团队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突破点,不断丰富教师队伍建设的形式、内容、层次和渠道。探索构建教学团队合作运行机制和监督约束机制,促进工学结合,推进教学改革,推动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老中青结合,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学校按专业群建设要求,打造双师型领军团队。结合专业群建设对教师队伍打造的具体要求,制定教师队伍建设专项规划,分类形成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和兼职教师遴选、认定、管理考核、激励等制度,培养培训方案和年度实施计划,在注重提升教师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实操技能和专业实践教学能力基础上,着力强化教师推进课程改革和践行课改理念的能力、准确把握技术领域发展前沿和行业企业最新动态的“产-教-学-研”综合能力。

  在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领导小组的指导下,专业部根据本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创设教师无缝学习平台,充分利用“微课”、“慕课”、微信、网络教研、网络管理平台等互动平台打造教师泛在学习平台,大力丰富泛在学习内容和形式,激励教师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

  经过两年建设,专业部的高素质教师数量不断增加,教师队伍结构明显改善,教师“产、教、学、研”综合素养得到显著提升,专业名师团队基本形成。近两年,专业教师获得全国技能大赛金牌指导教师和优秀指导教师、上海美容大师、上海市园丁等荣誉称号8人次,参与各级课题研究18人次,参与校本教材和全国规划教材编写8人次,参与市级、国家层面的培训约38人次,其中,考证培训9人次;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在10余项市级层面技能竞赛项目中获奖,其中,获得全国技能竞赛一等奖3个,国际竞赛项目团体季军一个。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热线
   第A08版:财经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新民教育/教育改革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A21版:金色池塘
   第A22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第A23版:新民健康/养生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家装之窗
   第A26版:家装之窗
   第A27版:家装之窗
   第A28版:家装之窗
精品意识打造精品专业 锐意创新注入发展活力
新民晚报新民教育/教育改革A17精品意识打造精品专业
锐意创新注入发展活力
2017-11-17 2 2017年11月1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