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11月23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做绿色发展的“行动派”
纪 玉
  纪 玉

  日前,最高检侦查监督厅派出督导调研组,赴甘肃省对祁连山系列环境污染案进行督导调研。针对这起案件,23人被问责追责,10个月批捕16人。其实,除了这样的特殊案例,新兴业态处理不当造成的污染,也已引起高度重视。不久前十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协同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可降解的绿色包装材料应用比例将提高到50%,基本建成专门的快递包装物回收体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如何对待生态环境,也恰恰能反映我们对待自己生命的态度,因为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都是摆在眼前的、无法回避的例证。只有走绿色发展的道路,与自然和谐共生,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偿还生态环境方面的历史欠账,同时建立健全环境友好型的经济体系,绝不可能一蹴而就,既要有决心去啃“硬骨头”,也要有智慧去解决复杂问题。绿色发展,需要完善的法律制度和严格的执法监管,需要去除“GDP紧箍咒”,把政绩考核的指挥棒,指向绿色低碳。同时,要严防腐败造成的污染。绿色发展,要依靠市场的力量,也要发挥政策导向的作用,鼓励、壮大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

  当下,恐怕更多地要提一提个人的环保意识。绿色发展,需要每个人都行动起来,从一个个细节着手,形成绿色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仍以快递包装盒为例,要减少资源浪费以及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就要形成一个循环经济体系,这其中,生产者、销售者、电商平台、物流公司、消费者、资源回收者,必然要共同参与、加强合作,而政府通过法律、标准、政策加以引导,也不可或缺。

  绿色发展,需要知行合一。对个人来说,从买车时选择新能源汽车,到就餐时少用一次性餐具,都是绿色发展理念的可贵实践。越多人做绿色发展的“行动派”,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就越有底气、越有力量。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热线
   第A08版:财经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阅读/连载
   第A20版:新民环球
   第A21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22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3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A24版:资讯·广告/市场之窗
申城建“跨国转运绿色通道”
做绿色发展的“行动派”
高科技“水晶球”
上海最受数字人才欢迎
预算调整覆盖政府“四本账”
装修要扔垃圾 必须依法投放
新民晚报要闻A03做绿色发展的“行动派” 2017-11-23 2 2017年11月2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