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架机首飞历时2小时6分钟。按照计划,110架机后续将转场至中国商飞总装制造中心浦东基地开展公务机改装工作。之后将继续完成飞机的各项试飞任务,最终交付首家公务机客户盐商集团。
一般而言,同一型号系统中的公务机和航线机的最大区别在于内部“装修”,公务机的内饰更加精致、配置更加高端,不仅有完善的服务设施,更有极佳的办公环境。旅客能在旅途中商讨公务,处理文件,有效利用空中飞行的时间进行办公。因此公务机有“空中办公室”之称。
ARJ21首架公务机满足相关设计航程和最大载重,客舱设计具备良好的灵活性,注重个性化;加装降噪隔层,降低舱内噪声;提供随机登机梯选装,便于在保障条件较差的机场运营。
目前,ARJ21的生产和试飞任务正紧锣密鼓地开展。在总装车间,各个工位像流水线一样总装飞机的场面已成为常态。造飞机不像造汽车,不是简单地在流水线上实时移动,而是完成一部分工作,挪一个位置,位置空出来,后面一个架次飞机再补上来。每一个工位上的工作都不是单一专业,而是多个工种的组合。中国商飞专门成立ARJ21事业部,围绕ARJ21飞机,部装、总装阶段原先14个工位被整合为8大工位。每一架飞机在一个个工位上先是经历前机身、中机身、后机身三大部段的对接,然后是平尾、方向舵、襟、缝翼的安装;接下来是系统件的安装;最后安装客舱及驾驶舱内饰,并开展系统功能试验。每一个工位专人负责,让整条生产线行云流水般地运转起来。
飞机制造出来后要进行生产试飞,也就是出厂试飞。中国商飞试飞中心副主任谭祥升介绍,ARJ21飞机的生产试飞一共有108个试验点,这些试验点空中71个、地面37个。通过试飞,检查飞机主要的性能和各个系统是否能按照设计思想运转。一般来讲,ARJ21飞机都要做两到三个架次的生产试飞,每个架次持续时间为两到三个小时。接下来是交付试飞,成都航空的接机团队同样要对飞机进行验证飞行。飞机各个地方飞,谭祥升就带领试飞团队跟着全国各地跑,一年之中没有多少时间在上海停留。
记者了解到,ARJ21还开始承担国家科技项目的试验试飞工作。就在这个月,ARJ21飞机103架机搭载了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进行了测试试飞,104架机在青海完成了高原运行环境下的一系列试验试飞。未来,ARJ21飞机的4架试验机将继续承担类似的重要试验试飞任务。
作为我国首款按照国际民航标准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短程新型涡扇支线客机,ARJ21飞机已投入商业运营一年有余,目前执飞成都-长沙、成都-合肥等航线。目前,已经有超过3万名旅客乘坐了ARJ21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