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珍的女儿梅,在外地读研。
我和珍住同一条路,两家不过百米远。平时,常碰面,每见,就立那儿聊。提起女儿,珍一脸灿烂。
前天,我和她娘俩在一超市门口遇见。梅愈发出落得漂亮。她念初中时我见过她。珍向我说:过节因研究新课题没回来。这回来,才呆三天,还又是背又是写,这不,让我把她硬扯来。珍脸上的得意并不掩饰。又回头对女儿说,见过王姨?你们聊,我去挑点鸡蛋。梅过来拉我的手叫姨。脸上带笑,落落大方。梅读研二,学校是211。
我问,考研和高考,哪个更难?梅说,高考,有老师指点,考研,全靠自己。好像压力更大。
梅说:我考研前,一个学姐推荐我加入了考研圈。和“战友”们交流、沟通,共享考研信息。开始,我不打算考研。我知道自己浮躁、好动,加上高考成绩不太理想,就有些自卑。圈里一学姐发来的一句话,抚慰了我所有的不平静。“你不知道,在别人眼里,其实你也是很优秀的。”
梅说,复试刚有结果,我的手机就收到几十个好友申请。全是准备下届考研的学弟学妹。我正兴奋,自然一一接纳。我那时经常晚上一两点还不能入睡。我说我要睡了,有学妹就说:再问最后一个问题。早上不到6点,我就被信息铃声吵醒。
我说,你不嫌烦吗?当然,梅说,是烦恼,但是甜蜜的烦恼。那么多问题,为了不让学弟学妹走弯路,我没有复制粘贴回复,而是一一答复。小学妹倩,跨考生,基础较薄弱。外校的。在圈里,只对了三次话,就来见我。提了一大兜香蕉。她在学校旁边租了间房子,曾经十一天不出门,专门复习一本书。倩的刻苦让我敬重。我不仅提建议,还每周抽出两天帮她复习专业课。倩顺利通过初试。复试的前天晚上,我和倩在宾馆里一块复习。我设问,倩作答。一直复习到凌晨一点多才做罢。主考靳老师对倩的表现非常满意,他说:我教过那么多学生,他们中大多数做不到这一点。倩复试第一,成功被录取。消息一出,圈里一片笑脸。
梅说:我们这个考研圈,像个温暖的小集体。我给他们帮助,他们受益了,会像接力棒一样,传下去。
我突然看见珍提着鸡蛋,也在听。那么投入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