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面影响很大”
“查克拉”号属于俄制917I“梭鱼-B”型攻击核潜艇,1993年在远东阿穆尔河畔共青城“星星”造船厂开工,中途因缺钱而停工,后来俄总统普京接受印度方面的建议,由印度出钱造完,再租借给印度海军使用一段时间。目前,“查克拉”号正在维沙卡帕特南基地维修,因为它在10月份发生过碰撞事故,装有艇艏声呐基阵的非耐压艇壳被撞出1.5×1.5米的大洞。由于印度人不能自行处理,只好向俄方进行内部通报,要求俄方提供潜艇技术和航海专业的专家来配合修复工作。
《生意人报》援引俄罗斯“战略门户”网站的消息称,俄总参情报总局(格鲁乌)通过秘密情报来源(代号“Ь”)了解到,印军没有遵守俄制武器保密协定,在明知租借协议禁止第三方人员接触“查克拉”号的情况下允许美军代表上艇,调查潜艇内部结构和操作细节。该网站曾向俄联邦军事技术合作局、联合造船集团公司和国防出口公司查证,对方没有更多内容透露,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强调,印度对“查克拉”号仅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理应履行保密义务,这件事“负面影响很大”。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对此的回应则是:“别来问克里姆林宫,这是俄国防部负责的事情。”
不能“装聋作哑”
武器买家保守制造商的秘密,这是国际军贸往来中的惯例。美国就出台了多项法案,禁止购买方向第三方转让武器及其零部件,更有甚者,美国出口巴基斯坦的AIM-120空空导弹从出库到挂上飞机,再到返航后卸载入库,全程都受到美方人员监控,杜绝泄密可能。因此,俄方的不满不是无理取闹。当然,俄国内也有不同声音,认为美国人仅靠走马观花式的参观,没有相关说明图纸和技术文档,仅能获得俄制核潜艇内部布局的感性认识,不可能获得诸如核潜艇最大下潜深度、噪声水平等核心机密。但批评者认为,如果俄罗斯继续装聋作哑,印军可能在核潜艇出海运行状态下也允许美国人登艇,甚至为美方提供作战系统的使用情况,那样俄出口武器就真没有多少秘密能保住了。
据俄罗斯《国防》杂志称,俄印接近于达成销售48架米-17V5直升机、4艘11356型护卫舰的合同,两国围绕出售4到6个营的S-400防空系统的谈判也进入实质阶段。但保密问题愈演愈烈,势必会影响到俄印军技合作的信任关系。况且,近年来,印度有意向美国靠拢,大力从美国购买军品,已进口了美制AH-64E武装直升机和M777超轻型榴弹炮,还计划斥资百亿美元引进F-16战斗机生产线,如果成真,印军将改变依赖俄制武器的局面。
但《国防》杂志认为,过度解读印度泄密事件没有多少必要,印度尚不敢与俄罗斯全面决裂。就美国军人登上俄制核潜艇事件性质看,可看作是印度平衡美俄关系的手腕,一方面向美国表达亲善,却没有透露多数核心机密,另一方面试图对俄方施压,为后续租借俄海军“伊里比斯”号核潜艇创造有利谈判条件。据悉,俄副总理罗戈津计划于12月前往印度,商谈未来两国军技合作的项目,他有可能就“核潜艇泄密问题”向印度总理莫迪表达关切,但“语气会十分缓和”。 科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