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呼吁,小区物业和相关执法部门应加强日常排查,及时整治隐患,别让生命通道屡被“吞噬”。
车占道
消防车开不进
市民刘先生家住巨峰路399弄证大家园。他向本报反映,小区地面停车位紧缺,一到晚上,主干道两侧停满私家车,道路通行宽度小于消防最低标准的4米。
11月28日晚上8时,记者来到该小区。小区54号楼乒乓活动室门口,5辆私家车停成一排,车距紧贴,其中1辆车的车尾直堵居民楼大门楼梯。奇怪的是,这几辆车停放的位置分明设置有多根禁停路障。
记者观察整个小区发现,尽管地面上设置有大量路障和标有黄实线的禁停区域,但仍有许多车子“明知故犯”,随意停车挡道。比如小区变电站前有醒目的黄色禁停线和警告提醒,两辆私家车依旧停放在此。
证大家园物业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小区约有2300户,地面停车位严重不足。物业方面有心管管好,但怕业主闹情绪引发矛盾,故一直维持现状。
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长阳路2087弄长隆小区。小区25号楼和26号楼前,大楼下的通道宽约4米,并没有划设可停车的白线。昨晚,记者在现场看到,多辆车子停放在这条通道上,将原本4米宽的通道占去约四分之三。
记者联系到当地居委会,一位负责人表示,长隆小区建于上世纪80年代,有着老小区相同的问题:车位配比不足。面对消防通道长期被占的状况,居委干部也相当无奈,称如果不“侵占”消防通道,小区不少业主将无处停车,居委、物业等方面都已“默认”了这一行为。
乱堆物
到不了电梯口
市民赵先生反映,石门二路483号恒丰大楼南楼存在楼道堆物现象,20层一户居民将一组衣柜放在自家门外,多年不搬。赵先生说,前不久他93岁的老母亲不小心腰椎骨折,急需送医。不料,如何到达电梯口成了难事,因为衣柜“霸占”楼道,担架、轮椅都无法通过。“最后我只能背着母亲绕过一堆堆障碍物,几次都差点被绊倒!”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恒丰大楼南楼。在20层公共楼道一户居民家外,记者看到大衣柜、鞋柜放在门口,楼道变得狭窄不已,宽度仅半步之多。在该层另一侧楼道尽头,同样杂物堆积,柜子、木板、塑料桶……俨然成了储物间(见上图 夏韵 摄)。记者又来到安全出口处,有两辆自行车放置在楼梯口。“这是僵尸车,没人处理。”赵先生说,他曾和居委会反映过多次,问题始终没有解决。
当地居委会负责人回应,对于赵先生反映的问题,居委会和物业公司多次和涉事业主沟通,但对方态度很强硬。她透露,目前物业公司正商讨此事,制定解决方案。
搭违建
防火门被拆除
今年6月24日,本报曾刊登过《没了防护 有了火情怎么办?》一文,报道了浦东三舒路192弄东方康达家苑一期小区中,部分业主侵占楼道公共空间,把楼道里的防火门拆除,换成自家的防盗门。当时,浦东新区三林城管中队回复本报,计划分批分期开展整治,同时让物业加强巡查,杜绝新的违建行为。由公安和居委会约谈违建业主,让其自拆。
半年过去,违建到底有没有拆除?昨天,记者致电三林城管中队了解情况。对此,相关工作人员叹苦经,表示整治工作需要公安、消防、安监、居委会等多部门合作,单靠城管部门难以完成,且不少违建业主对抗情绪激烈,使得拆除工作一直未有实质进展。
本报记者 夏韵 陈浩
采访手记
厘清责任 防患未然
小区生命通道的畅通该如何得到保障?有业内人士指出,小区物业是首要责任方,但在不少小区,物业对一些违法违规业主“不敢管”“管不了”,让此类的消防隐患层出不穷。
针对物业没有执法权的问题,今年9月1日起,本市正式实施《上海市住宅物业消防安全管理办法》,明确了物业和消防部门的各自责任。业主不配合整改,物业可上报给消防、城管等部门处置。
随着政府法规的完善,物业作为小区的管家,应做好日常巡查,同时,相关职能部门也应跨前一步、主动作为,把隐患扼制在萌芽之中,为居民“守住”珍贵的生命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