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八成老人愿参加志愿服务
此次调研以60岁以上老年人为主要群体,采用面对面问卷式调查,对于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的意愿、时间、初衷、项目、瓶颈等方面进行调查,共访问2880名老年人。
调查发现,79.8%的市民支持老年人参加志愿服务,82.4%的老年人表示只要条件允许,愿意参加志愿服务。在项目方面,老年人希望参加丰富多样的志愿活动,其中“平安”占比最高,达39.3%,其次依次为“环保”、“文体活动”、“敬老”、“市民巡访”等。
值得一提的是,老年人对敬老志愿活动的热情很高,为今后“以老助老”养老服务模式的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
99.3%老人认为志愿服务有收获
不仅参与意愿强烈,38.6%的受访老年人已“身体力行”,亲身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其中,80.8%的老年人志愿服务时间已超1年。
为什么喜欢参加志愿服务?针对这个问题,超六成老人表示自己家的初衷是“助人为乐,回报社会”,近半数老人则认为志愿服务可以“发挥余热,体现自我价值”。高达99.3%的老人认为,参与志愿服务有所收获,“很高兴”“很有成就感”“结识新朋友,扩大社交”等,都是常被他们提及的精神满足。
调查发现,作为老年人参加志愿服务的平台,社区组织作用巨大。参与服务的老人中,86.9%是通过社区组织参加志愿服务的。
安全保障和激励机制有待完善
在调查中,不少老年人也提到了参与社会志愿服务的“瓶颈”。比如,“不知道参加途径”“没有合适项目”,分别占到阻碍老年人参与志愿活动原因的12.8%和6.6%。
此外,仅7.4%的老年志愿者表示,志愿服务为自己提供了人身保险等保障措施。在对家庭成员的调查中,他们对老年人外出参与志愿活动的担心,也集中在是否有人身、安全方面的保障。从此次调查结果来看,上海公众认为志愿服务活动氛围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安全保障应做得更好。在激励机制方面,也可打磨得更加完善,来保证老年志愿者的积极性。比如,可参照瑞士的“时间银行”,鼓励年轻老人照顾年长老人,在今后自己需要时则可领取相应时间的照顾服务。 本报记者 金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