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我去了法国南部地中海沿岸城市尼斯,最难忘的是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尼斯老城区。尼斯三面环山,一面临海,这里的海岸被称之为蔚蓝海岸,老城区就位于蔚蓝海岸边。漫步老城区犹如进入一座迷宫,这里的路径小而曲折,两侧的建筑和巴黎常见的典型法式建筑不太一样,反而更像意大利风格。这些意大利风格的建筑无声地述说了尼斯特殊的文化历史:中世纪之后,尼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属于意大利,此后不断在法意两国之间易手,直到1860年才确定归入法国版图。如今在老城区尽头的加利巴第广场依旧矗立着尼斯革命家加利巴第(1807—1882)的雕像,他在法国与意大利萨丁尼亚王国缠斗之际,曾为捍卫尼斯不惜登高一呼,表达宁做意大利人也不愿效忠法国的心愿。广场所连接的街道则是以另一位尼斯女英雄瑟古函的名字来命名的,在16世纪尼斯数度被法军包围之际,她冒死送粮进城给尼斯军队,甚至勇敢杀敌。从这两个故事中可以看到尼斯人对于家园故土的荣誉心和让他们引以为傲的光辉历史。停留于此,可以遥想尼斯经历不同王室统治的沧桑过往。
特殊的历史造就了尼斯介于法意之间的独特文化,魅力别具一格。老城至今留存着意大利式的生活气息和情调。高低曲折的狭窄小巷随小山丘起伏,沿路旧城风格的鹅卵石道两侧大多是17、18世纪建成的风格各异的古老建筑,房屋虽旧却不破,保养得很好。这里的一栋栋楼房被涂成温暖明亮的土黄色、砖红色,斑驳的墙体配上暗绿的百叶窗,让人似乎退回到了中世纪的岁月。而每家每户窗台上绽放着的一簇簇姹紫嫣红的花花草草,则显示出现代生活的安逸和勃勃生机。这些房屋的底层现在大多开出了一家家琳琅满目的特色小店、餐厅和酒吧。最吸引我的便是一家家卖桌布的店铺,那里的桌布色彩明艳,花式浪漫,多的是橄榄树、薰衣草和小镇风景的图案,我这个桌布控情不自禁地买了各种花形款式的大大小小8块桌布还意犹未尽。
老城的一角坐落着一座仁慈小堂,那是一幢建于1740年的典型巴洛克式教堂,其外部建筑优雅对称,遍布涡形装饰和反拱。内部装饰令人叹为观止,穹顶上,在镀金饰和仿大理石立柱之间飞舞着一个个可爱的天使。仁慈小堂的西面是一个清静的广场,广场的北面是尼斯的法院,那是一幢体量不小的精致的巴洛克式建筑,有着典型巴洛克的拱顶和圆弧窗顶,气派奢华的大厅气势逼人。法院门口放着大型的盆景和花卉,房顶插着法兰西国旗,显得庄严神圣。由于法王路易十四不喜欢巴洛克形式,所以这种华丽建筑在法国本土非常少见。紧邻尼斯法院的是萨莱亚林荫道,这里在18世纪时便是上层雅客和上流社会活动的地方,如今成了尼斯传统集市所在地,萨莱亚集市东西走向,实际是在一条马路上摆了两行摊位。集市非常整洁,杂而不乱,并且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花市。老城区里的这个集市除了周一是古董市场,其他时间都有花市、水果蔬菜集市和鱼市,热闹而不嘈杂,晚上还有售卖各种工艺品的夜市,人们在这里可以充分感受到法国南部的活力和勃勃生机。花市摊位上售卖的各种鲜艳的水果、鲜花、艺术品和纪念品令人目不暇接。一些画家在摊位上摆出他自己的作品,自己只在摊位旁自顾画他的画。还有音乐家在花市通往海边的拱形门廊里演奏乐器,大多是萨克斯,美妙的乐曲飘散在花市上空,仿佛是背景音乐,悄然衬托着老城的浪漫。我在漫步时,情不自禁地把脚步放轻,生怕一不小心踩碎了一个中世纪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