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层、二层的“大剧院”主题区华丽敞亮,似乎将有一台商业大戏在这里上演,圣诞节期间包厢区域还将有演出。“梧桐”主题曲则横贯三层到六层,金光华叶,包括男女装、母婴、数码等产品线销售。七层的“弄堂”主题区则用红灰的清水砖墙体,打造若深若浅的巷子,将在老上海的弄堂里推出VR体验馆、“100弄”等。
重新开业的第一百货将一大批品牌首次带入南京东路商圈,时尚度明显提升。“这次我们引入了38个化妆品品牌,是南京路上最多的。在保留优质老字号品牌的基础上,也引入了大牌旗舰店,例如万宝龙、卡地亚等,呈现出年轻化、轻奢化趋势。餐饮也大换血了,比例提高到30%。”第一百货负责人表示,商场内的品牌更新率高达70%,未来还将有光海书店等文创入驻。
第一百货还在7层的“弄堂”主题区打造“100弄”,潜心挖掘老上海元素。记者看到,占地近800平方米的“100弄”正“花样百出”地演绎“饶有味道”的上海城市生活,而这也是第一百货用文化引领商业的一种尝试。
“一百橱窗半世纪”的艺术装置夺人眼球,108张橱窗设计用激光打印在玻璃上集中展现了中国社会和上海城市的商业脉络。展览中还有50多幅橱窗的老照片,凭票的年代,一百有不用布券就能买到的花布;从“无敌”牌改为“蝴蝶”牌的缝纫机;最早进来中国的洋品牌……
文化里弄开业的第一个展是“上海复古生活展”,通过收藏家郭纯享提供的80多个“三五”牌台钟、120多个搪瓷杯,以及旗袍、假领头、自行车、冰箱、面包机等各式各样的老物件身上,展现上海百货对上海城市发展和上海人生活进步带来的影响。展厅内还有多媒体互动项目,声光电的跷跷板,把“上海老弄堂游戏”拉到现在的时光,而“年代橱窗新设计”前,参观者可以在这里做一回橱窗设计师,亲自动手设计一个自己心中的理想橱窗。
“更上海”还体现在建筑上保留原汁原味。作为曾在上世纪30年代拿到过亚洲最佳建筑设计奖的近代历史保护建筑,在整修过程中,原市百一店老楼外立面只能做清洁与修补,商场内部的立柱、楼梯等都完整保留。为了用LED灯勾勒出老建筑精雅线条,工程的所有灯光都安装在窗户里面,商场为此缩小了大量的商业面积。
本报记者 张钰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