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上海居民从物质型消费向服务型消费转变特征明显,服务消费需求呈现出“热点多、潜力大”。在问及明年会新增或追加何种消费时,旅游、文娱、便捷服务成为最大热门。
在非实物类消费中,不同人群需求差异明显,教育、保健等发展型消费在特定人群中需求强烈。
第一类:传统型消费需求,如在外餐饮、休闲食品和服装鞋帽,此类消费项目需求较大且消费弹性也大。
第二类:享受型消费需求,如旅游、便捷服务和文娱活动,此类消费项目需求旺盛且相对稳定。
第三类:发展型消费需求,如养生保健、儿童产品和辅导培训,此类消费在特定人群中需求较大,如中老年群体中对养生保健类需求增加占21.1%、26-35岁群体中对课外辅导培训需求增加占30%等。
第四类:健身美容、上门服务、海淘等特殊消费需求的项目多处于平稳区域,体现不同人群的差异化需求,且弹性较大。
本次调查显示,在上海居民日常消费中,电脑端、移动端等电子支付占比之和为40%,虽仍排在现金和刷卡之后,但对于“80后”“90后”消费群体,电子支付占比已有赶超现金和刷卡之势,电子支付占比之和超过70%。
其中,移动端支付已成电子支付的首要方式,在全部样本中占比为25.3%,高出电脑端支付10.6个百分点;在“80后”“90后”群体中更是高出20个百分点以上。
有71.9%的居民在“线上线下”均有消费,其中,31.2%以实体店为主,26%两者并重,14.7%以线上为主。实体店体验型作用愈发明显,有55.6%的居民曾在实体店体验后到线上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