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12月11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大数据更好服务民生
纪玉
  纪玉

  今年,全国社保卡持卡人数突破10亿,覆盖超过72%的人口。这10亿张社保卡,承载的数据绝对够“大”,怎样用好这个数据宝库,更好地完善制度、提供服务?在民生领域,每一刻每一秒,都有海量的数据产生,如何收集、分析、运用、管理好这些数据,让大数据更好地服务民生,是摆在政府部门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要运用大数据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大数据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大有作为。

  大数据可以为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依托。现在凡事讲究个“精准”,大数据的发展为“精准”的实现创造了条件。哪些地方是民生的痛点、堵点和难点?社会保障的覆盖在哪些方面还有所缺失?公共服务在哪里还有改善的空间?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的状况,怎样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追踪和分析?……政府部门不仅要有收集、分析、运用、管理数据的意识和方法,还要有这方面的专业人才,才不至于浪费宝贵的数据资源。

  大数据能发挥作用的一个前提是共享和开放。打破数据壁垒,连通一个个“信息孤岛”,才能实现数据利用效率的最大化。不少公共服务的办理,一涉及“异地”“跨部门”,往往让人头痛,为开个证明,要来回奔波。数据共享,不仅能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便利度,还能保障公共财政资源的“精准投放”。比如,2009年,上海在全国率先成立“居民经济状况核对中心”,采集全市13个部门提供的居民经济状况信息,以此核对保障房等申请资格,使民生保障、社会救助更加透明公正。政府部门掌握的许多数据,还应该更多向公众开放,方便社会使用,激发创业创新的活力。

  要让大数据更好地服务民生,就要扎实地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基础打不好,一切都是空中楼阁。审时度势、精心谋划、超前布局、力争主动,大数据才能更好地服务民生、造福社会,成为我们美好生活的有力支撑。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科创上海
   第A08版:财经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专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阅读/连载
   第A20版:军界瞭望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康健园
   第A23版:康健园/健康养生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周恩来曾在这里开展革命活动
在新起点上为航运中心建设立新功
让大数据更好服务民生
新民晚报要闻A02让大数据更好服务民生 2017-12-11 2 2017年12月1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