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遇挫折
在最近2个月的比赛中,作为常胜之师的国乒男队遭遇重大挫折。
先是在10月进行的世界杯上,国乒新星林高远和“一哥”马龙相继在比赛中被波尔淘汰,11月的德国公开赛中,国乒多位主力又被奥恰洛夫和波尔击败。
雪上加霜的是,随着德国名将奥恰洛夫在年终总决赛第一轮以4比3逆转战胜日本选手丹羽孝希,打进男单八强,他也将在2018年1月成为新的世界排名第一,终结马龙连续34个月排名世界第一的历史。这是外国运动员自2011年4月以来首次击败中国,攀上男单世界排名第一的宝座。在2001年开始实施的现排名机制下,只有德国老将波尔有过10个月的辉煌,奥地利前国手施拉格有过灵光一现的一次登顶。
对此,国际乒联官网甚至发文称,世界乒坛的格局已经改变。而一位德国乒协官员表示,“现在中国男乒像‘无头苍蝇’,技术还在但不堪一击。”就连日本14岁华裔神童张本智和都曾嘲讽国乒,誓言要在总决赛拿“双冠”。
“小胖”救火
零封对手,与奥恰洛夫的这场决赛,樊振东在比赛中展现出了自己的“大心脏”。尤其在最后一局中,用搏杀做最后一拼的奥恰洛夫率先握有两个局点,不过最终还是0比4被“小胖”横扫。
实现“甜蜜复仇”,樊振东赛后接受国际乒联采访时将胜利的原因归结于自己的“敢打敢拼”。经历里约奥运会的洗礼后,樊振东成长很快,是目前男乒队内单打成绩仅次于马龙的二号人物。不过进入2017年,樊振东却仿佛陷入了怪圈——一年之内获得6个亚军,20岁小将成长的滋味有些苦涩。
经受住考验的除了樊振东,还有他的主管教练王皓。曾有网友调侃:王皓奥运会“三连亚”的命运,把关键场合掉链子的问题“传染”给樊振东。后者在德国公开赛上输给奥恰洛夫后,王皓也是被质疑最多的那个人。在总决赛与奥恰洛夫的决赛中,王皓不断用“非常好”鼓励“小胖”,师徒两人合力击退外敌。夺冠后,兴奋之余,樊振东还发出了振奋人心的呐喊,“中国乒乓球队是不会让大家失望的!”
对于国乒的这次“甜蜜复仇”,男队功勋教练吴敬平感叹冠军的来之不易。他微博上透露,为了此次比赛,甚至连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蔡振华也参与到会诊中,“他指出,‘小胖’具有担当领军人物的能力,必须充满自信,只是目前出了一点问题。”
群狼环伺
其实自男队输球后,外界开始担心世界乒坛的格局将发生改变。对此《人民日报》曾发文称,“国乒输几场球不算啥,底蕴不是一两次失利能击垮的。”
不过,不能妄自菲薄的同时,国乒这支王者之师也需要看到对手与自己正在不断缩小差距。
奥恰洛夫能够打破被中国选手垄断七年的世界第一,是自己勤勉参赛的结果。2017年,奥恰洛夫参赛多,成绩佳,使他在新版世界排名规则中最终坐上世界第一的宝座。
根据国际乒联新规,未来乒乓项目排名只由赛事级别和晋级轮次决定,不再参考胜负关系,这意味着参赛频率将成为重要决定因素。而像国乒这样每年只固定参加6至8站公开赛,每站选派不同选手的形式,恐再难为继。马龙就因为今年只参加了卡塔尔和日本两站世巡赛,连总决赛的参赛资格都没拿到。
可想而知,新规下的国乒如果不多参赛,很容易因积分不足导致世界排名下降,从而无法在大赛中拿到理想的种子签位,进而增大决赛前“内战”的可能,造成整体成绩下滑。
德国、日本球员的崛起,对于中国球员而言,是一种促进。若论硬实力,中国队无论个人还是整体实力短期内都应无惧挑战。但从长远考量,面对不断变化的新规,中国乒乓球队更必须努力去应对和适应,避免新规则带来的不利影响。
本报记者
厉苒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