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于一定期间内不行使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民事权利的请求权,就丧失该请求权的法律制度。也就是说,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内,权利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就强制义务人履行所承担的义务。而在法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之后,权利人行使请求权的,人民法院就不再予以保护。
诉讼时效届满后,义务人虽可拒绝履行其义务,权利人依旧可以请求行使权利。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后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受理后,如另一方当事人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且查明无中止、中断、延长事由的,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如果另一方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则视为其自动放弃该权利,法院不得依职权主动适用诉讼时效,应当支持其诉讼请求。诉讼时效一般是两年,不过今年新的民事诉讼法修改后,一般诉讼时效延长至三年。但是,交通事故中的人身损害赔偿适用短期时效,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
法援律师根据交通事故的不同类型,总结出以下几种诉讼时效的起算点:1.轻微交通事故以事故发生之日开始计算时效期间。2.对于受害人身体受到伤害比较严重,需要住院治疗,甚至需要后续治疗的,诉讼时效应自治疗终结之日或损失确定之日起算。没有构成残疾的,以治疗终结之日开始起算;构成残疾的,以伤残评定之日开始起算诉讼时效。3.伤害当时未曾发现,后经检查确诊并能证明是由侵害引起的,从伤势确诊并治疗终结之日起算。4.受害人死亡的,自受送达事故认定书之日起算。5.器官功能恢复训练所必要的康复费、适当的整容费以及其他后续治疗费,自费用实际发生之日起算。6.侵权人、赔偿义务人不明的案件,以明确侵权人及赔偿义务人之日起算。
(李一能)
“新民交通法援”是《新民晚报》旗下“公益法律服务新媒体”,专注指派优质交通事故人伤赔偿法律服务,承诺不向伤者收取任何费用,案件结束后由肇事方承担律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