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缝衔接
昨晚演出由上海昆剧团中生代的佼佼者黎安、余彬主演的昆曲《长生殿》中的《定情》开场,至日本能乐大师坂井音重的能乐《杨贵妃》结束,中间还包括了上海京剧院梅派青衣田慧的京剧《贵妃醉酒》,上海昆剧团“熊猫级”老艺术家蔡正仁、张静娴表演的昆曲《长生殿》中的《小宴惊变》,黎安、余彬表演的《埋玉》等,整个演出将昆曲、京剧、能乐中关于杨贵妃的经典剧目依据时间顺序组合在一起。京剧《贵妃醉酒》是京剧大师梅兰芳的代表作之一,他1956年访日演出该戏,曾引起轰动。能乐《杨贵妃》的剧本创作于15世纪中叶,是现存于舞台上最古老的关于杨贵妃的剧作,演绎杨贵妃死后,有一方士受唐明皇之命前来寻访的故事。不同的故事情节结合不同的戏剧程式,在舞台上展现了传说中杨贵妃生前身后的不同形象。整场演出故事起承转合、环环相扣,无缝衔接,浑然天成。
破解难题
能乐的舞台结构独特,由正台、桥廊、后座、地谣座等部分组成。在正台的右侧,有独立的一间长方形的“小屋”称为地谣座,昨天在演出昆曲、京剧时,乐队就被安排在这里。国立能乐堂的音响效果极佳,昨天所有的演员都不用扩音设备,而乐队因为被“关”在小屋中,减弱了音量,演员的演唱与乐队的声音取得了一个平衡,使得整场演出的声音效果相当出色。然而能乐舞台的独特性也给昨晚的演出带来了不少麻烦。戏曲演出乐队和演员的临场配合很要紧,但乐队“远在”舞台右侧的小屋子里,“灵魂人物”鼓师既看不见演员出场也听不清演员的声音怎么办?演员出场要走过长长的廊桥才能到正台,音乐结束了演员却还没有走到位又如何是好?能乐堂的舞台使用400年树龄的尾州丝柏做地板,要求必须穿上能乐的“袜袋”上台,昆曲、京剧的靴子、彩鞋都不能上台又该怎么办……要破解这些难题十分考验团队的默契度和应变能力。于是乐队和演员再三确认表演节奏,演员的表演被拆分到了能乐舞台的各个部分,而靴子和彩鞋则套上了特制的鞋套,远看与原来的鞋几乎浑然一体。
精心策划
除了中日两国的“杨贵妃”在舞台上相聚之外,昨晚的演出还请到了著名的狂言师野村万斋演出狂言《蜗牛》。野村万斋是一位跨界演员,曾主演过很多影视剧,其中包括在电影《阴阳师》中扮演主角安倍晴明。明年他还将在根据井上厦同名剧作改编的舞台剧《上海月亮》中和广末凉子合作,扮演鲁迅一角。这次中日联合演出的主办方木兰创意文化发展株式会社的负责人耿忠表示,邀请在中日两国都颇有人气的野村万斋加盟演出是希望能够吸引更多的观众,特别是年轻的观众。
这几年,中国传统文化频频走出国门,但如何能够真正走进当地的观众、走进当地的主流社会对于很多国内院团来说还是一个很大的课题。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认为,传统文化走出去要有策划感,而不是说有机会走出了就把自己会演的戏简单地拿出去演一下。据介绍,这次赴日演出经过了近一年的筹备,根据日本观众对中国传统文化比较了解的特点,策划了这样一次深度合作,由中日两国艺术家共同演绎一个主题——“杨贵妃”。
特派记者 王剑虹
(本报东京今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