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阅读/连载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1月01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2018的正确打开方式
  2017年刚过去,忙碌了一年的你,收获几何?新的一年,你有什么样的计划?如何遇见更美好的自己?如何去品味生活当中的意趣与快乐?在规划新一年的生活之前,不妨先听听他们怎么说……

  开启新生活从早起开始

  梁实秋《早起》

  我个人是从小就喜欢早起的,可是也说不出有什么特别的好处,只是我个人的习惯而已。

  小时候上学,我躺在炕上一睁眼看见窗户上的一格有了太阳光,便要急得哭啼,我的母亲匆匆忙忙给我梳了小辫儿打发我去上学。往往出门之后不久又眼泪扑簌地回来,“怎么回来了?”我低着头嚅嗫地回答:“学校还没有开门哩!”

  我如今年事稍长,早起的好习惯更不易抛弃。

  醒来听见鸟啭,一天都是快活的。走到街上,看见草上的露珠还未干,砖缝里被蚯蚓倒出一堆一堆的沙土,马路上有戴草帽的清道夫,这时候我衷心充满喜悦!这是一个活的世界,这是一个人的世界,这是生活! 

  停下来,想一想

  老舍《习惯》

  不管别位,以我自己说,我的思想是比习惯容易变动的。

  每读一本书,听一套议论,甚至看一回电影,都能使我的脑子转一下。脑子的转法像是螺丝钉,虽然是转,却也往前进。所以,每转一回,思想不仅变动,而且多少有点进步。

  记得小的时候,有一阵子很想当“黄天霸”。每逢四顾无人,便掏出瓦块或碎砖,回头轻喊:看镖!有一天,把醋瓶也这样出了手,几乎挨了顿打。这是听《五女七贞》的结果。到后来我读了托尔斯泰等人的作品,就是看杨小楼扮演的“黄天霸”,也不会再扔醋瓶了。

  看,这不仅是思想老在变动,而好歹的还高了一二分呢。行难知易,有如是者。 

  你有多久没有读书了?

  蔡元培《我的读书经验》

  我自十余岁起,就开始读书。读到现在,将满六十年了,中间几乎没有一日不读点书的。然而,我没有什么成就,这是读书不得法的缘故。

  我的不得法,第一是不能专心。我初读书时,不外乎考据、词章两类。我的嗜好,在考据方面是偏于诂训、哲理,在词章上,是偏于散文。然而,我算学书也读,医学书也读,都没有读通。

  我的不得法,第二是不能勤笔。我的读书,本来抱利己主义,只注意于我所认为有用的材料。

  我虽读的时候注意于这几点,但往往为速读起见。

  若是有时想起来,除了德文书检目特详,尚易检寻外,其他的书,几乎不容易寻到了。

  我的读书的短处,我已经经验了许多的不方便,望读者鉴于我的短处,第一能专心,第二能勤笔,这一定有许多成效。

  开心是一种习惯

  林清玄《让开心成为一种习惯》

  已看惯太阳的东升西落、月亮的阴晴圆缺,习惯春夏秋冬的冷暖、世间万物的改变,却很难看淡人间的悲欢离合,更难将伤心难过看得风轻云淡。

  经过很多年的改变以后,我将开心当成一种习惯,我发现我的开心感染了很多人。人们问我为什么的时候,我只说:开心是一种习惯!当然,没有哪个人在面对伤心和难过的时候还可以傻笑,但是,你却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去调整自己的心态。要知道伤心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于是,我将那句话刻在了心里:“请开心地生活。”

  这样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我应该开心地过好每一天,因为我像所有人一样,希望自己能过得幸福一点,虽然不能从物质上满足自己,但是要学会弥补自己心灵上的空虚。

  跑下去,天自然会晴

  村上春树《人生马拉松》

  我33岁那年秋天决定以写小说为生。为了保持健康,我开始跑步,每天凌晨4点起床,写作4小时,跑10公里。

  在这期间,我报名参加在日本举行的超级马拉松大赛。清晨5点,我踌躇满志地站在起跑线上。比赛的前半段,我只是安静地向前跑、跑、跑,感觉和每周例行的锻炼一样。

  从55公里到75公里的路程变得极其痛苦。我拼命摆动手臂,累得几乎要瘫倒在地。一会儿工夫,就有选手接二连三超过了我,一位70多岁的老奶奶超过我时大喊:“坚持下去!”

  于是我不再看远方,只把目标放在前面3米远处。神奇的是,不知从哪一秒开始,我浑身的痛楚突然消失,我开始不断超越他人。

  这次经历让我意识到:终点线只是一个记号而已,关键是这一路你是如何跑,人生也是如此。 

  赏心乐事随处皆是

  汪曾祺《无事此静坐》

  静,是一种气质,也是一种修养。诸葛亮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静是要经过锻炼的,古人叫做“习静”。

  静,不是一味地孤寂,不闻世事。我很欣赏宋儒的诗:“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惟静,才能关照万物,对于人间生活布满盎然的兴致。

  大概有十多年了,我养成静坐的习惯。我家有一对旧沙发,我天天早上泡一杯茶,点一支烟,坐在沙发里,坐一个多小时。虽是端然坐,却浮想联翩。一些故人往事、一些声音、一些颜色、一些语言、一些细节,会逐渐在我的眼前清楚起来、生动起来。

  这样连续坐几个早晨,想得成熟了,就能落笔写出一点东西。我的小说散文,常得之于清晨静坐之中。“静思往事,如在目底”,我觉得这是最好的创作心理状态。

  摘自“央视新闻 ”公众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科创上海
   第A07版:财经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赛事/新民印象
   第A13版:赛事/新民印象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专版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军界瞭望
   第A23版:康健园
   第A24版:健康养生/康健园
2018的正确打开方式
二孩时代
少年刘强东
新民晚报阅读/连载A202018的正确打开方式 2018-01-01 2 2018年01月0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