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届U23亚洲杯,打进决赛圈的中国队都表现得相当糟糕。2014年的首届,3战皆败进2球丢5球排名小组垫底;2016年的第二届,同样还是3连败,进4球丢9球。这样的成绩单,简直不堪入目。
7连败终于没有到来,中国队昨天扬眉吐气了一把。或许是因为洲际比赛中的成绩过于惨淡,尤其是缺少优秀的前锋,中国足协决定在2017赛季开启U23新政,明确规定每场比赛必须有一名U23球员首发,这一新政也让大批原本因为经验不足而只能干坐板凳的年轻球员得到了更多锻炼的机会。
尽管对这样的硬性规定,外界褒贬不一,很多人甚至还认为它只是做做样子。不过,从昨天队员的表现来看,经历过职业联赛高强度、快节奏锻炼过的他们,显然比对手更加能适应比赛。尤其是防守方面,几名后卫基本上掌控全局、不慌不忙,一个个看上去都胸有成竹,颇有大将之风。中超经历带给他们的,是气质上的改变。
在马达洛尼的这支U23队中,入选的国脚基本上都在各自的俱乐部踢上了主力,比如高准翼、何超、刘奕鸣、巴顿、胡靖航和南松等。而像邓涵文、韦世豪等6人,更是因为自己的出彩表现跟随国家队参加了东亚杯,韦世豪还不负众望在3场比赛中打进2球。可以预见的是,他们当中相当一部分人,未来几年将成长为国家队的骨干力量。
“实际上,一年之前里皮让我和德罗索带这个队时,当时年轻球员上场少,往往也就头几分钟。幸亏新政,年轻球员获得了更多上场机会,也希望我们能发现更多的人才。”马达洛尼如此表示。他心里很明白,手下的这批队员已经“身经百战”,以至于中国队与阿曼队的较量,看上去并不在一个层次上,甚至有点高中生和小学生比试的感觉。
只不过一个赛季的时间,中国足坛就冒出了不少优秀的U23球员。如果能坚持下去,让“新政”持之以恒,应该会涌现更多的人才。
特派记者 关尹
(本报常州今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