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斌先生是我的太极拳老师。
董先生故世后,常想起和老师一起的情景。练拳,有点像在空茫无际的海上行船,方向不易掌握。此时,老师以往讲的话,就有点象罗盘。老师一直强调,要多看王宗岳的拳论,以拳论作目标,时时对照。
董先生住黄陂路时,离单位近,周五中午会去,他搬莘庄后也常去。董先生告诫物质上少来往,精神上多来往,茫茫人海,有二三同志真心爱拳,一起探究,此已是幸事,余可勿及。我一直记着,由此也发心不以拳技谋名利。拳是男儿的修养,也是窥探天人合一的修炼,纯粹一点,离功利远点,也不是坏事。
董先生黄陂路家很小,马桶也在家里,外人去了会不方便,所以教拳不在家里。开始时我也在外面弄堂学,后来师母让去家里了,所以董先生说我是特别的。可能那时老师师母也上了年纪,有人陪着讲讲话会高兴。还有,他们看我,可能像自己在浇灌的树,以为长而高兴。
一次大雪,穿行董先生莘庄住处外面的绿地,雪打在伞上刷刷有声。到董先生家,好像和单位不是一个时空,这种对技和道的追求,也是一种精神支撑,会看淡在单位的得失毁誉。
现在,董先生已离我们而去。我也知道,生死离别是人生常态,老师也不可能一直陪着你。回报老师,就是好好做人,好好生活,把拳练好。而做一个有胸襟的人,热爱生活,可能也是把拳练好的前提。
董先生曾说过:拳能教人。我理解,拳有它的规律,和人结合,它像树一样是活的,会长。人能弘道,道也能弘人。
在天地间做一个人,习拳或有助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