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2:康健园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2月12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静脉桥变成“动脉桥”冠脉搭桥技术新突破
周健
  老百姓耳熟能详的冠心病,根源就是供应心脏的冠状动脉血管发生粥样硬化病变,从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最后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将冠心病分为无症状心肌缺血(隐匿性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脏病)和猝死5种临床类型。治疗方法根据病人个体情况不同给予相应的处理,药物治疗、血管造影植入支架直至冠状动脉搭桥术,可谓“步步惊心”。

  不符合支架植入指征或植入支架后疗效不佳者,大多数情况下需要借助搭桥手术才能治愈。然而,接受冠脉搭桥手术患者的冠状动脉往往多个分支都有病变,需要多支桥血管材料。虽然大量研究证明动脉桥远期通畅率更优,但是人体可被用作桥血管的动脉材料有限,大隐静脉仍作为来源最丰富的材料被广泛使用。而静脉桥血管远期通畅率欠佳与获取方法不当有很大关系。

  使用自体大隐静脉作为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桥血管材料已经有近半个世纪历史。虽然静脉桥血管的远期通畅率优于冠脉支架,但是相对于动脉桥血管,静脉桥的远期通畅率仍存在明显差距。相关国际研究表明,无接触技术能大大提高患者静脉桥血管远期通畅率,完全可以和动脉桥的远期通畅率相提并论。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心脏外科日前开展了华东地区首例no-touch-SVG(无接触大隐静脉)冠脉搭桥,运用超声刀获取带蒂大隐静脉作为桥血管,手术获得成功。十院心脏外科团队在欧洲最前沿的no-touch SVG技术理论的基础上进行改良,首创使用超声刀获取大隐静脉。这种新技术既保护了静脉及周围组织,又减少了获取过程中的出血,缩短了手术时间。完成桥血管吻合后,通过术中超声检测,证实桥血管流量满意,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目前已有近30名患者受益于此项新技术,均已康复出院。

  根据最新的临床研究,使用no-touch静脉桥血管,即使到术后的第10个年头,仍然有90%以上的桥血管是通畅的。术后规律服药、保养得当,绝大多数患者一生只需要接受一次冠脉搭桥手术即可保证心脏充足的血液供应。

  周健(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心脏外科副主任医师)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科创上海
   第A08版:财经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公告
   第A13版:平昌春晓冬奥会特别报道
   第A14版:平昌春晓冬奥会特别报道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阅读/连载
   第A20版:军界瞭望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康健园
   第A23版:健康园/健康养生
   第A24版:广告
扫码关注新民康健园官方微信
痛风发作不要怕,自我处理方法教给你
降压降尿酸如何一举两得
静脉桥变成“动脉桥”冠脉搭桥技术新突破
中医疗法缓解冬季皮肤干燥瘙痒
新民晚报康健园A22静脉桥变成“动脉桥”冠脉搭桥技术新突破 2018-02-12 2 2018年02月1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