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3:健康园/健康养生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2月12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血压恐惧”越怕越高 切莫陷入怪圈
金海燕
  如今,高血压患病人群庞大,患病率增速显著,由此引发的脑中风、冠心病、偏瘫等严重并发症影响人们的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在注重生活质量的今天,患者需要终身服药,定期检测血压,令人不胜其扰,况且可能的后果如此严重,更加剧了疾病带来的恐惧。很多人因此患上“高血压恐惧症”。

  所谓“高血压恐惧症”属于疾病恐惧症,核心的表现是担心自己血压会升高,血压正常者或者高血压患者均可出现。源于对自身血压状况缺乏了解,且对高血压的不良后果有灾难化的想法,在这种想法的驱使下,一旦稍有不适,或血压相关指标异常,便频繁测量血压或反复检查,希望监控血压的状况,而不去分析血压升高的真实原因。紧张导致血压越来越高,患者不可避免地认为,自己的担忧就要变成现实。因此,紧张情绪加剧,激发了大脑对植物神经系统的调节失衡,交感神经过于兴奋,一系列恐惧焦虑的躯体症状随之出现:心慌、血压升高、气促、手脚麻木、大汗、失控感等。许多患者因此就医,却被告知非血压本身问题,无生命危险。难以接受的不仅仅是患者,家人目睹其发作时的紧张景象,也心生疑虑:既非高血压,问题何在?

  众所周知,血压的影响因素很多,除了饮食、失眠外,剧烈运动、强烈的情绪反应都会对血压有一定的影响,往往导致血压一时性的升高。高血压恐惧症患者由于对血压过分关注,不自主出现紧张情绪而出现种种躯体反应,因只关注血压,误认为是血压本身问题。其实质在于为避免血压升高的保护行为,恰恰是血压不稳的元凶。所以,对于高血压恐惧症的患者来说,相对于关注血压,更应关注的是自己的心态,避免陷入越怕越高的怪圈。

  面对疾病特别是高血压等慢性疾病需要有正确的态度:重视疾病,而非恐惧。了解相关的疾病知识,对高血压病有正确的认识;保持愉悦稳定的情绪和健康的生活习惯、适量运动、正常的社会交往、定期体检,对维持稳定的血压状态、消除高血压恐惧十分必要。

  金海燕(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临床心理科副主任医师)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科创上海
   第A08版:财经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公告
   第A13版:平昌春晓冬奥会特别报道
   第A14版:平昌春晓冬奥会特别报道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阅读/连载
   第A20版:军界瞭望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康健园
   第A23版:健康园/健康养生
   第A24版:广告
究竟是啥压垮了你的肩?
“高血压恐惧”越怕越高 切莫陷入怪圈
帮助“星星的孩子”走好人生路
肠道“闹情绪” 针灸祛困扰
广告
新民晚报健康园/健康养生A23“高血压恐惧”越怕越高 切莫陷入怪圈 2018-02-12 2 2018年02月1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