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8分钟”其实已在韩国滞留多日。这次表演,张艺谋表示放弃自己一贯拿手的“人海战术”,改用高科技元素突出中国的变迁以及冰雪狂欢这一主题。人不多,但装备多。这些装备从国内海运至韩国原州的某一仓库存储了几日,直到冬奥会开幕式的设备全部转场腾出仓库,才得以进驻体育场。
进入体育场,每个人都必须接受安检。器材,也不例外。在主会场1号门附近,所有演出设备都被放在一个巨大的白色帐篷中,车辆停稳后,来自中国的技术团队快速查验设备,装卸车将装载设备的集装箱一一运到设备大棚,工作人员陆续开始安装。根据“北京8分钟”演出协调部部长张树荣介绍,昨天下午,12辆运输设备的大车都已到位,所有设备卸车后转入安装调试阶段,近60人的技术团队参与设备的安装。
由于设备科技含量高,部件精密,在海运和陆运过程中,它们都经过了特殊的包装,防止出现严重损坏。“尤其是设备要使用的电池,不管是海运还是空运,都属于危险品,所以我们特别在电池的包装上采用了一些技术手段。”作为“易燃易爆用品”,电池还将用于帮助演员抗寒。此次演员的装备上使用了先进的石墨烯加温技术,这些石墨烯设备也需要大量电池。虽然演员很少,但保障团队有204人来到平昌冬奥会现场。
“北京8分钟”能否抵挡住最冷冬奥会的寒流?“我们的设备在国内经过了风冻和抗低温测试。”但当时风速测试的最大值为每秒8米,而单单昨日的平昌就已经“超标”。按照韩国主办方的提示,如果闭幕式当天风速超过每秒24米,所有文艺演出都要取消,严寒与大风,仍旧会成为考验。
据悉,“北京8分钟”表演团队将在2月18日进行首次独立彩排,此后还将参加两次与韩国方面的闭幕式整体彩排。从“北京8分钟”开始,我们便将迎来北京冬奥周期。 特派记者 华心怡 (本报平昌今日电)
新民图表 制图 戴佳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