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卫星 高性能“心脏”助定位更准
两颗北斗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后正常工作,清晰信号传入终端系统。从大海、高山到沙漠、森林……北斗导航系统始终精确定位,离不开声表面波滤波器的功劳。此次两颗卫星装载了我国独立研制的核心元器件——声表面波滤波器,可滤除复杂严酷太空环境的各种干扰信号,确保卫星与地面中心顺畅通信。
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航天科工集团二院等研制的高性能星载原子钟,可获取精准时间频率信号,相当于卫星的心脏,对导航精度有决定性作用。本次发射的两颗卫星,均装载了一台二院203所研制的新一代高精度铷原子钟。与北斗一期、二期工程采用的前代产品相比,体积更小,重量更轻,技术性能大幅提升,达国际先进水平。
在上月发射的北斗三号第三、四颗组网卫星上,还应用了二院203所研制的氢原子钟,在频率稳定度、准确度及日漂移率等重要技术指标方面优势明显。有了高精度星载原子钟的帮助,北斗导航系统将具备更高的定位精度、全球覆盖及较长的自主导航能力,显著降低在全球应用时的校时压力。
长三乙火箭
北斗“专列”刷新发射纪录
这是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与北斗卫星家族第27次“牵手”,成功率100%。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长三甲系列火箭总指挥岑拯介绍,长三甲系列火箭今年计划完成14次发射任务,占我国全年宇航发射任务总量的40%,将刷新全年发射纪录。其中包括10次北斗发射任务,全年护送18颗北斗导航卫星升空入轨。
航天一院长三甲系列火箭总设计师姜杰说,北斗是全球唯一由3种轨道卫星构成的导航系统,对火箭要求很高。最早接到北斗发射任务时,长三甲系列火箭仅具备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发射能力。研制团队不断创新,使火箭不仅能发射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和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还开创了我国一箭双星发射高轨道卫星的先例。
远征上面级
“太空摆渡车”送卫星入轨
远征一号上面级载着北斗卫星,随长三乙火箭拔地而起,直刺苍穹,并将卫星准确送入轨道。这是远征上面级第六次成功执行发射任务,达世界先进技术水平。
上面级在原有三子级火箭上增加相对独立的一级,形成“四级火箭”,就像“太空摆渡车”,把不同卫星直接护送入轨。远征上面级与长三甲系列火箭搭档,一箭双星直接入轨发射,是北斗三号工程的主要发射方式。“摆渡车”可接力火箭飞行,仅用几小时就把卫星送入工作轨道,卫星自重减轻,燃料消耗减少,使用寿命延长。
航天一院上面级副总师叶成敏介绍,“交接棒”时,即便火箭没飞到预定位置,或“飞过了站”,上面级都有能力重新规划路线,确保将卫星准确送达。
上面级的另一功能是测量并传回太空环境数据。叶成敏说,由于已执行多次发射任务,环境和力学参数测量传感器的数量从百余个减少到二十多个,“瘦身”后的上面级能携带更多载荷。
特派记者 曹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