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最高兴的事莫过于过年。因为,过年可以领略外婆烹饪的高超手艺,吃到平时吃不到的美食,一饱口福,又热闹无比。
过年的前些天,我总看到外婆忙碌不停。购年货、磨米粉、酿黄酒、宰鸡杀鱼、氽爆鱼,家中弥漫着芳香的烟火气。
年三十的晚上,夜幕降临,手脚麻利的外婆已在八仙桌上摆好了全鸡、全鸭、全鱼和蹄髈。那金灿灿的漂亮蛋饺、黄澄澄的喷香爆鱼,意味着团团圆圆、年年有余。
外婆说,开油锅煎炸爆鱼,是水乡的传统,有名堂的,它预示着家运旺如“烈火烧油”,一发不可收。还有外婆腌制的大头菜,也是年夜饭必备的菜肴,它祝愿来年日子有好彩头。每年的年夜饭,外婆总是不忘要炒一碗热气腾腾、碧绿生青的“青菜”,让家人吃了既刮取油水,又“亲亲热热”。还有炒豆芽菜,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豆芽菜形似“如意”,外婆说让来年的生活万事如意。对于全鱼,外婆再三关照,是不能全部消灭的,叫做“吃剩有鱼(余)”。过年菜即使摆满了一桌,外婆仍觉不够,她说辛苦了一年,今晚应该放开肚子畅开吃。最后,她还把汤圆、春卷、年糕、八宝饭悉数端上桌来,再配上她老人家自制的黄酒,浸泡上姜丝,让大家热热乎乎,畅怀饮酒,去掉一年的寒气和晦气,放松心情,除旧迎新。
在吃年夜饭时,外婆会关照我要把家里的大门关紧,不允许我们小孩大声喧哗,不能敲击碗筷。吃好年夜饭后,还要把桌子上的碗筷杂物等收拾干净,才能打开大门,她说这是“闭门生财,开门大吉”。
除夕夜,是一年中最隆重的日子。外婆允许我小孩可以随着大人通宵不眠,嬉吵放肆,讨红包作压岁钱,放在枕头底下驱鬼辟邪。外婆则在家中设供桌,放上水果、糖果等,在开门大吉中,作接纳诸神、祭祀祖先之用,为的是趋吉迎祥,祈求神灵的保佑,达到新年中人生和家庭百事遂顺,亨通如意的目的。
晨曦微启,在“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大年初一,外婆总是让我带上小吃零食,催促我外出走石桥,什么长寿桥、平安桥、福星桥、状元桥,凡有好口彩的石桥,通通走上一遍。当我兴高采烈地回到家中,外婆总是笑眯眯地为我准备好了香喷喷的新米饭,上面有我最爱吃的红橘、乌菱、荸荠等江南特产的水生植物,配上年夜饭时老人家烹饪的佳肴,让我增添了充沛的体力能量。
在那缺衣少食的年代,我非常期盼过年,因为,过年不仅可以吃好的、穿新的,关键在于那时确实有浓郁的民俗风味,不像现在生活好了,天天像过年,然而,却少了些等待和期盼。
我怀念当年纯真而又地道的年味,更怀念外婆巧手烹饪,给我舌尖上享受的年夜饭。
十日谈
舌尖上的年味
在绍兴老家的过年菜里,阉鸡是可以撑大场面的。
责编:刘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