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带着梵高踩过的泥土回来了,他带着塞纳河的潮气回来了——去年岁末隋军带着二十幅法国风景回上海了,为准备今年三月份刘海粟美术馆的个展,经过反复思考,隋军撤掉已约定的新西兰写生计划,毅然折回十六年前他曾朝圣过的法兰西色彩王国。
三十年前隋军在黄浦区文化馆跟我一起习艺,虽然他工作很忙,但却十分用功,每周必到,每到必画。七十年代初,他随父亲拜上海名家杜家勤、万福堂为师,并求教于油画大家张自申、夏葆元先生。他做过不少社会工作:团干部、记者、工会,开过公司,后来又搞艺术教育,他虽一直不是专业画家,但上海美术界几乎没有一个专业画家是不认识他的。
出于画画的真情,隋军笔耕不辍,他的悟性及知觉与日俱增,加上求艺心切,不耻下问,使他的艺术思辨力和色彩敏感性提高很快,我们在一起谈艺时,他常有一点就亮的感觉,并且他会在下一轮采风时,很快地改变积习和大胆地尝试新法,致使他每每写生归来都有某种明显的突破。
好些年来隋军多次长途跋涉,风餐雨宿,探索艺术之真谛,在踏遍大江南北绿水青山之后,去年年末他又再次沿着法国印象派大师莫奈、高更、梵高、塞尚的足迹,从巴黎到阿尔勒,塞纳河到巴比松,然后辗转阳光明媚的普罗旺斯,访问了大师的故居和考察了他们的艺术生活,于此收获了二十件油画写生作品。画册中《塞纳河畔》这幅作品则具有色彩绚丽,光色璀璨之魅,有法国印象主义作品时光倒错和视觉迷离之感,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长工孕育神品。这次隋军展出的六十幅作品及画册中八十件风景画,是从他五年来近四百幅作品中精选出来的,今日的展览是他艺术人生真正的开始,也可说是他展翅高飞的起点。今天我们已清晰地看到这个上海出生的山东汉子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向着一个更高更远的目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