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阅读公益事业
多阅公益创始人周洋,是一名80后,在金融行业工作多年,后放弃多年职业经理人工作,投身自己钟爱的公益事业,作为上海资深的阅读推广人,他所创办的“苗苗阅读”以“打造儿童阅读生态”为核心,体系化为农民工子弟培养阅读兴趣,助益孩子们成长。
1981年出生的周洋,毕业后进入银行系统从事风控管理。对书、对阅读有种由衷的热爱,早在2008年他便成为读书会的举办者,参与沪上多家读书会的组建,也和读书圈有着广泛的交流和联系。2010年左右,而立之年的他对人生有了新的探索和目标,遵从自己的内心,他走上了推广阅读的公益道路。
关注流动儿童阅读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走访几所农民工子弟学校后发现,大部分此类学校缺少阅读氛围,不少孩子一年的阅读量甚至只有个位数,他便决定发起成立“苗苗阅读”公益项目,专门致力于提升流动儿童的阅读兴趣。
长达近六年的不断摸索,“苗苗阅读”在众多的公益阅读项目中独树一帜。据周洋介绍,项目的主要特色为:一是建立完整阅读生态,针对学校情况定制个性化的书香校园方案,针对各个教师定制个性化的书香班级方案,这个方案里面包括图书角、阅读时间、展示、课程、活动等。二是给教师提供个性化的贴身陪伴,每个月会到每所学校去走访,每周会和教师进行微信沟通。三是精心打造家长的线上线下社群,在微信群里面,每天会给家长阅读陪伴,并培养家长自主举办阅读活动。四是建立完整数据库,用来建立学生阅读档案,包括他们的阅读行为、阅读能力,去追踪项目的执行。
“苗苗阅读”带领孩子们阅读的方法,学习借鉴了钱伯斯等国内外儿童阅读名家的方法论。周洋介绍说:“最核心的内容就是提问题,和孩子讨论,不是用刻板的方法,而是把小孩子当成平等的对象,去进行平等的讨论和提问。大家一起聊聊书,通过长期的陪伴把对阅读的热爱传递给孩子们,并让书籍成为他们未来人生的成长伙伴。
在公益之路上奔跑
在公益的理想道路上奔跑,更多的同伴交流让他更有动力与力量。周洋坦承,在他的公益之路上让他印象最深的是“人”。
90后的大学生志愿者们每周五往返3个小时赴对口学校上一个半小时的课,回程时往往疲惫不堪,拉着公交车的扶手就睡着了;年近七旬的教育导师冒着酷暑陪同多阅工作人员走访学校,说服校长;知名的阅读专家一呼而应为苗苗阅读出谋划策,亲历现场;流动儿童学校的老师在巨大的日常压力下相信阅读的力量,给孩子们做出示范带领……
周洋说:“是公益让我理解了社会的多元化,也感受到了阅读公益的改变不是形式,而是一个个人心,公益最终是靠人心的力量实现”。和不少在公益体验中感同身受从而投身公益事业的人不同,周洋是在生命进入成熟期后的由心而动,有理想主义者的坚定信念,也有多年商业历练后对社会现实的充分把握。
受益更多流动儿童
从银行辞职后,周洋创办了上海多阅公益文化发展中心,全身心投入到他所钟爱的公益阅读推广事业中。目前,多阅公益和上海团市委、上海新闻出版局、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等单位均保持着非常密切的合作关系。他们既有市级品牌阅读项目,也有覆盖全年龄段的街道社区与企业白领阅读服务,还运营了多个市民阅读空间,其中高行荟书房曾经登陆中国图书馆协会年会展示,静安北站街道图书馆是去年的静安最佳公益实践项目。
如今,多阅已经变成拥有16名优秀全职人员的专业机构,员工中不乏前五百强高级经理,大所财务专家,名校硕士等精英人才。今年他们将与50多个流动儿童学校开展合作,预计三年后项目受益学生将超过10万。而这次在“蓝天至爱计划·CSR在行动”中胜出,意味着他的项目已受到了社会的认可,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下,周洋的梦想正逐步成为现实,公益阅读由于一盏明亮的灯火,将越来越多流动儿童的未来照亮。李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