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5: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3月15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糖尿病的风险从何而来
杨秉辉
  杨秉辉

  我国为糖尿病大国。大国者,患病人数多也。近据中国医学论坛报援引国际著名的医学杂志《柳叶刀》的资料说:中国糖尿病人数已达1.139亿,而糖尿病前期者在成人中已超过半数!实在让人吃惊。

  如此多的人患着或将会患上同样的一种严重的疾病,这就成了全社会的一个公共卫生问题了。糖尿病可治,但关键在防,而欲预防其病,必先知其何以生病。

  糖尿病与遗传因素有一定的关系。有遗传因素存在者,糖尿病的发病率高出其他人2至3倍。但糖尿病并不属于一般概念上的遗传性疾病,并非父母患有糖尿病者,子女必定会患此病。遗传因素更多地表现在其子女对糖尿病的致病因素更为“易感”。

  糖尿病的致病因素,常说的是“多吃、少动”。其实这只能称为“风险因素”,即多吃、少动者患糖尿病的风险较大,并非一旦多吃、少动必定会生糖尿病。但这个因素却是人们“可控”的因素。

  随着我国民众生活的改善,膳食健康问题丞需引起关注。近年在健康教育的宣传方面,多局限于批评饮食的“西化”,“洋快餐”固非佳品,但日日食用“洋快餐”者终究少数,我国传统饮食变化的趋势亦极需关注:如今人们脂肪与动物性食品摄入量不断增加,也有一部分民众淀粉类食品诸如米饭、馒头之类摄入量过大,而蔬菜水果的摄入量则皆显不足。其结果是摄入的总热量超标,过多的脂肪导致肥胖,大量的淀粉类食物直接增加了胰岛的负担。

  如今的工作许多都已经自动化了,甚至日常生活中的活动也被汽车、电梯、洗衣机之类代劳了,因此运动应是现代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行为。可惜调查显示在我国成人中能坚持日常体育锻炼者只11.9%,换言之,几乎近90%的成人并无运动的习惯。

  糖尿病的风险因素除了遗传、饮食、活动之外,超重乃至肥胖亦是重要的风险因素。不过,人之所以胖,实在是与“多吃、少动”,亦与遗传因素有关的。年龄亦是风险因素之一,确实目前多见的2型糖尿病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不过,年龄亦是不可控因素,因为人都要老的。吸烟与嗜酒却是糖尿病“可控”的风险因素。吸烟者把烟雾中的有害物质吸收入血,进入胰腺,损害胰岛功能,胰岛素产量下降,使二型糖尿病的发病率至少增加45%。嗜酒者酒精损伤胰腺,多有慢性胰腺炎、胰腺纤维化存在,胰岛功能受损,自然亦增加了糖尿病发作风险。

  我国糖尿病病人过亿,当然要靠医生治疗。大量的糖尿病前期的人如何才能避免发展为糖尿病?那就需要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努力规避相关风险因素:遗传与年龄为不可控因素,且不去谈它。饮食的健康问题、体育锻炼问题、控制体重问题、戒烟限酒问题,皆已是迫在眉睫之事了。

  努力避开糖尿病的风险,生命的航船才能顺利到达幸福的彼岸。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全国两会·要闻
   第A03版:全国两会·要闻
   第A04版:全国两会·要闻
   第A05版:全国两会·要闻
   第A06版:全国两会·要闻
   第A07版:全国两会·要闻
   第A08版:全国两会·新民眼
   第A09版:全国两会·焦点
   第A10版:全国两会·话题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上海新闻
   第A13版:上海新闻·广告
   第A14版:3·15专版
   第A15版:3·15专版
   第A16版:综合新闻
   第A17版:财经新闻·广告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
   第A20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阳光天地(247期)
   第A23版:新民环球
   第A24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A25版:夜光杯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连载
   第A28版:阅读
也说正山小种
晨 记
左泥老师
红叶白云图
酒庄 (四首)
糖尿病的风险从何而来
漫话“春”灯谜
新民晚报夜光杯A25糖尿病的风险从何而来 2018-03-15 2 2018年03月1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