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6: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3月15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阿麟馄饨
汪艳
  汪艳

  路口的那家阿麟馄饨开了好多好多年了,从我们搬到这里就一直快乐地在我们面前刷着存在感。店主是一对夫妻,阿麟和他老婆。阿麟操着一口纯正的上海话,除了身高稍逊些,其他倒都像东北人:五官、发型、皮肤、身体轮廓,还有大嗓门。客人进店,也没见他抬头,仿佛就被他嗅到似的,他的上海普通话就吆喝出来了,“帅哥,美女,小帅哥,来啦!”熟客都知道他的习惯,也不会表现出惊诧,冲他笑笑,该干嘛干嘛去了(干什么,待会儿告诉你)。可是第一次去的,总要被馄饨店老板这样的表现给惊到。

  阿麟老婆只做两样事情:包馄饨,和客人嘎山胡。阿麟则一专多能,兼管招呼客人、煮馄饨、配汤、收钱、端馄饨上桌,在店里进进出出,穿梭不已,但整个流程中,他那张嘴都不会停下来——

  “帅哥,今天怎么点?”

  “好嘞,两大一双拼!”

  “加个蛋?没问题!”

  “一共45块!”

  “微信付,好的,都可以!”

  “里面坐着,凉快点。”

  “唉……来啦,两大一双拼,一个大的先来!”

  “帅哥,过来帮忙端一下!”

  ……

  阿麟老婆和熟客絮絮叨叨的说话声加上店里客人的交谈声,总音量也始终PK不过阿麟的大嗓门。

  来店里吃馄饨的客人自己也会乐呵呵地忙一会儿,忙什么呢,忙着给自己配汤。店外的走廊里是阿麟煮馄饨的场所,沿着锅台铺排着丰富的调味料:盐、胡椒粉、榨菜碎、香菜、葱、紫菜、猪油,还有好几摞大碗,客人都自己忙活着配料,抓一大把紫菜,舀一大勺猪油,整点榨菜碎,撒上香菜、葱、胡椒粉,再把碗递给阿麟,随后进店找位子坐下来。

  第一次来的不会弄,阿麟就扯着嗓门说,“咸淡我负责,其余你自己弄!”“什么,要我弄,那就只有这么多紫菜哦!”说完,拿了一点点紫菜放进碗里,客人瞄着别人碗里的满当当的紫菜,当然不愿意了,当即就自己DIY了。不会也要上,反正,除了盐,其余都各随己好,不碍事。也是阿麟这样大大咧咧的个性,让客人享受自己DIY汤料的过程,省去了好多其实是他的工作。值!

  当中有一年,估计夫妻俩实在是想歇息了,就把店盘给人经营了一段时间。没让他们挂正宗的“阿麟馄饨”招牌,只允许他们用“阿林馄饨”。我去过两次,口味还行,但没有了DIY环节,没有了阿麟的大嗓门,没有了阿麟老婆的絮絮叨叨,客人们安安静静地吃,吃完走人,就觉得缺少了好多东西。于是,没有了阿麟的“阿林馄饨”失去了灵魂,眼看着生意就这么一天天地衰败下来。

  直到正主阿麟回来,重振山河。

  一个两室户的小店就这样经营得活色生香的,欢快,热闹,从早到晚不停。来的都是这附近的熟客,还有每天来点卯的楼上、隔壁的左邻右舍。仿佛隔一段时间里,不吃DIY配汤的阿麟馄饨,不听阿麟的大嗓门,人就会变得不好起来似的。

  开心地记下身边的这家小店,一边写,一边乐。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全国两会·要闻
   第A03版:全国两会·要闻
   第A04版:全国两会·要闻
   第A05版:全国两会·要闻
   第A06版:全国两会·要闻
   第A07版:全国两会·要闻
   第A08版:全国两会·新民眼
   第A09版:全国两会·焦点
   第A10版:全国两会·话题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上海新闻
   第A13版:上海新闻·广告
   第A14版:3·15专版
   第A15版:3·15专版
   第A16版:综合新闻
   第A17版:财经新闻·广告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
   第A20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阳光天地(247期)
   第A23版:新民环球
   第A24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A25版:夜光杯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连载
   第A28版:阅读
情在远方
阿麟馄饨
树人
“戏剧”考订
狗年说养狗
静美晨曦
邂逅南方雪乡
新民晚报夜光杯A26阿麟馄饨 2018-03-15 2 2018年03月1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