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两点,钢琴声缓缓响起,魏芸以一曲《前奏曲》开场。一曲奏罢,调子一转,拉威尔的《水妖》又环绕在馆内。最后一首《狂欢节》是舒曼的作品,跳跃的琴键似乎带着安静的美术展品参加了一场梦幻的假面舞会。
台上魏芸沉浸在演奏中,悠扬的琴声也不断吸引来往参观者驻足。台前的咖啡吧成了聆听音乐会的热门座席,三层的展厅长廊上也趴了不少听众。当然还有像参观者陈先生一样“一心二用”的。这位资深艺术迷是各大美术馆的常客,他脖子上挂的高保真耳机格外引人注目。边听音乐边逛展是他的最大爱好,音乐和美术可以带给他双重的艺术享受,此次遇上魏芸的钢琴独奏会令他惊喜:“碰上现场钢琴演奏,要果断摘下耳机!”
陈先生和魏芸的想法不谋而合。刚刚结束美国的学业,魏芸出人意料地将回国后的第一场音乐会安排在美术馆,她解释这是因为一次观展经历。她曾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看到新印象派画家保罗·西涅克的作品,画中传递的音乐感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凑近后更是发现画的标题竟是以乐曲的格式命名。大师画作中的音乐元素让她惊艳,也让她决心将古典乐带进美术馆中。“热爱艺术不拘泥形式,不同的艺术其实都是相通的。”
见习记者 吴旭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