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4:文娱/文体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首届世界华语悬疑文学大赛颁奖超长篇与剧本类金奖空缺~~~离影视近 离文学远
首届世界华语悬疑文学大赛颁奖超长篇与剧本类金奖空缺~~~离影视近 离文学远
首届世界华语悬疑文学大赛颁奖超长篇与剧本类金奖空缺~~~离影视近 离文学远
     
2018年03月19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首届世界华语悬疑文学大赛颁奖超长篇与剧本类金奖空缺
悬疑文学
离影视近 离文学远
徐翌晟
■《盗墓笔记》剧照
◀ 《寻龙诀》剧照
▶ 《京城81号2》剧照
▶ 《白夜追凶》剧照
  昨天下午,受到文学界、影视圈关注的首届世界华语悬疑文学大赛在上海虹桥艺术中心颁奖,超长篇、长篇、中短篇和剧本四个单元的评选中,超长篇与剧本类金奖空缺。

  最近几年来,国内悬疑文化市场迎来井喷。《盗墓笔记》《鬼吹灯》等优秀原创小说纷纷改编成电影,俘获了不俗的票房成绩与观众口碑。2017年7月,由悬疑作家蔡骏参与编剧的电影《京城81号2》上映,最终获得超过2亿元的票房;2017年下半年,悬疑影视剧的需求再度被激发,《白夜追凶》《无证之罪》等优秀网剧呈现出刷屏之势。据世界华语悬疑协会预估,国内的悬疑文化市场价值最终将会高达千亿。

  在数字时代,伴随着互联网阅读及自媒体社群经济的崛起,草根文化从幕后走到了台前,悬疑类文学这项类型文学,势必与受众度高市场化程度高的影视距离接近,而与传统意义上的文学距离遥远。

  受年轻人追捧

  市场壮大

  2016年,旨在挖掘更多优秀的原创IP、故事与作者的首届世界华语悬疑文学大赛,面向所有悬疑作者和文学爱好者征集稿件。大赛在开始之初就承诺将帮助优秀作品直接对接出版、影视、动漫、游戏等机构,转化开发泛悬疑知识产权(IP)的市场价值。大赛收到了有效稿件7561件,虽然年龄最大的投稿作者为63岁,但是投稿作者平均年龄28岁,年龄最小的作者仅有15岁,更有多达20多部作品是来自于零零后的作者,热衷悬疑类创作的,仍然是年轻人。香港电影人文隽分析认为,“我们在本届投稿作品中发现了多部思路创新、节奏紧凑、故事新颖、结构合理的原创作品,而且这些作品的作者很多都是80后和90后。”

  根据赛事网站“悬疑世界”后台资料统计,自赛事作品上线接受网络读者粉丝点击投票开始,在为期80天的投票周期内,共获得了将近100万次的读者和粉丝投票,如果加上合作主办方,阅文集团起点中文网庞大的阅读点击数据,可以说在赛事过程中积累了数十万的“黏性”读者,构成了支撑悬疑类型影视、动漫、游戏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市场条件。

  金奖空缺理由

  需破常规

  金奖空缺的超长篇单元,要求作品字数达到60万字以上。该单元唯一的银奖获得作品为《青叶灵异事务所》,作者为库奇奇,故事基于一个真实生活中的旧小区搬迁办公室而诞生,长期占据各类榜单前茅,引起了“青叶事务所热”。在同样金奖空缺的剧本单元,获得银奖的作品《神捕留名》出自台湾地区作者九祐·姬吹雪。获奖的理由是有很强烈的时代背景与人物性格的冲突感,人物的现实基础很好。

  由此可见,银奖的获奖理由中都有与现实紧密连接的部分,金奖仍旧空缺的理由,文隽认为:“向我们本届赛事投稿的作者中成熟的中生代作家较少。大赛作品中奇思妙想的故事很多,反映现实社会的故事较少;结构合理的作品很多,打破常规的作品较少。”悬疑作为类型文学的代表,在国内依然尚处于萌芽和发展阶段,我们国内读者率先接触的往往是欧美系侦探犯罪作品、日系恐怖推理作品和早期国内的悬疑惊悚作品,国内年轻作者在尝试创作泛悬疑作品过程中也会不由自主地受到阅读和理解上的影响与局限。

  本报记者 徐翌晟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全国两会·要闻
   第A03版:全国两会·要闻
   第A04版:全国两会·要闻
   第A05版:全国两会·焦点
   第A06版:全国两会·新民眼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科创上海
   第A10版:财经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阅读/连载
   第A20版:军界瞭望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康健园
   第A23版:康健园/健康养生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高山流水”中品咖啡 觅知音
悬疑文学
著名作家李敖去世 自传今年初出版
新民晚报文娱/文体新闻A14悬疑文学 2018-03-19 2 2018年03月1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