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区一直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在大调研开展的两个多月时间里,我先后走访了华师大出版社、苏宁传媒、世像传媒、映霸传媒、琥珀影视、联瑞影业等30多家企业,听取意见建议,解决实际问题,感到收获很多,也有了更多的体会。
走访多家企业后,我发现有一些很容易解决的问题却困扰了企业很久,很多我们熟悉的政策企业居然不知道,更谈不上如何运用了。就像我们最近发布的“3+5+X”产业政策体系,一些企业完全不知道不了解,大好的政策“走不出门”。原因在哪儿呢?因为我们不主动!很多时候都是在企业“求援”后才伸出援手,只有将“要我服务”变成“我要服务”,才能真正拉近我们和企业的距离。就在前几天,一家影视企业老总在注册落户过程中向我抱怨:“只要我不问,就得不到进展反馈,再办不好我就走了!”我听后又气又急,立刻联系了所在园区负责人,协调专人跟踪服务,联合有关部门加强对接,终于坚定了这个企业在普陀落户发展的决心。我松了一口气,也更加明白了主动服务的重要性。政府的服务对企业而言,有时候真的比资金扶持更重要。
“时间就是生命!”这句话用来形容企业再贴切不过,对政府服务而言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有时候问题拖一拖,事情缓一缓,信任就没了,企业就走了。在走访联瑞影业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他们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困扰:随着公司业务拓展,开票量直线上升,公司希望将税务核定的百万元版发票升级成千万元版,减少企业和合作方的负担。走访结束后,我立刻与税务分局沟通研究如何办理。在税务方面表示没问题后,我陪同联瑞影业接受专业指导,了解发票领购的操作流程和具体要求,一周内解决了企业的困扰,也收获了企业给予我的最大信任。
在与企业打交道的过程中,我经常会遇到持证经营行业的准入标准等一系列专业问题,这就逼着我加强对产业链各环节知识的学习,如果老是找理由说“不了解”“不清楚”“我问问”,问题就会越来越多,麻烦就会越来越大。只有专业的服务,与企业说内行话,才能更有效地解决问题。最近,一个文化装备产业园准备落户我区,但具体环节中还存在很多疑惑,我了解到这是一家集装备研发、系统集成、数字内容制作、创意策划、装备贸易等功能为一体的主题产业园,我自己先补好课,再与商务委、科委、投促办、桃浦镇等部门做好沟通,大家通力合作,一一回应企业诉求,解除了企业的后顾之忧,坚定了企业的落户信心。
再过两个多月,一年一度的普陀文化盛会“上海国际电影节互联网电影系列活动”又将拉开帷幕。届时将会有众多国内外知名的优秀企业家汇聚普陀,如何更好地对接好、宣传好、服务好,对我的工作能力来说着实是个不小的考验。我相信:只要树立好为企业“打工”的思想,态度主动、行动快速、业务专业,就一定能做好文化产业这篇大文章。
十日谈
春之问卷
责编:吴南瑶 朱光
如何调动演艺的活力?让大数据来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