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感知信息,90%以上来自视觉,而对视觉影响最大的则是色彩。人们的切身体验表明,色彩对人们的心理活动有着重要影响,特别是和情绪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丰富多样的颜色可以分成两个大类:无彩色系(黑、白、灰)和有彩色系,有彩色系的颜色具有三个基本特性:色相、纯度(也称彩度、饱和度)、明度,这三种特性的组合可以形成三大类色调。粉嫩轻柔的色调,常常会使人感到温馨、柔润、细嫩、轻巧;明亮强烈的色调则会使人感受到朝气蓬勃、大胆明快、华丽美艳;灰暗浑浊的色调则大多与消沉、迷惑、沉默、神秘的感受联系在一起。
为什么不同的色调会引发不同的情绪?颜色源于大自然的色彩,蓝色的天空、金色的太阳、红色的火焰、绿色的森林……看到这些颜色,自然就会联想到与这些自然物相关的感觉体验,这是颜色对情绪最原始的影响。这也可能是不同地域、不同国度和民族、不同性格的人对一些颜色具有共同感觉体验的原因。
在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各种色彩都在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和情绪。各行各业,尤其艺术家、广告商,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应用色彩来影响、控制人们的心理和情绪。研究已经证实粉红色具有安抚情绪的效果,因此很多医院、学校会将墙壁刷成粉红色。红色环境中,人的脉搏会加快,血压有所升高,情绪容易兴奋冲动,这也是快餐店多为红色的原因,让顾客更快离开,加速周转。
人们的衣、食、住、行也无时无刻不体现着对色彩的应用,人也非常擅于用色彩来调节身心。大家都知道,在自拍美食的时候会加上颜色滤镜,让食物显得更美味。家居用品冬季用暖色调,夏季用冷色调,会让我们的视觉温度更舒适。
而色彩也往往可以表达一个人的内心感受。回到文章开头的例子,偏爱黑色可能表达出对个性和酷帅的追求,希望自己与众不同,而热衷粉嫩和鲜艳的颜色,则可能是对蓬勃生命力的向往,或者是一种阅尽千帆之后的包容和开阔。
刘文娟(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理科、上海市医学会行为医学专科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