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2:汽车周刊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4月11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2018共享汽车:风口与关口
雍君
  2018年共享汽车迎来发展契机,成为下一个“共享经济”的战场。与此同时,共享汽车也面临成长中的烦恼,风口与关口并存。  

  站上风口

  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车企和资本或高调或低调地宣布进入“汽车共享”“分时租赁”领域。

  一汽轿车不久前连发三份联合公告,宣布分别与贵安新区管委会、贵安新区摩拜出行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同时与贵安新区新特电动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签订合作生产框架协议。这意味着一汽轿车开始进军共享汽车领域。

  与此同时,力帆集团旗下新能源共享出行平台盼达用车正式宣布进驻广州,首批试运营上线1000台纯电动共享汽车。广汽发布公告拟与蔚来汽车合作,有意在分时租赁、车辆共享等运营领域合作并拟成立合资公司。此前北汽、上汽、吉利等都已经开始了在共享汽车领域的布局,甚至包括宝马、奔驰等豪华车品牌也都开始了自己的共享汽车项目,原本由互联网企业主导的共享汽车行业有了新气象。

  另一方面,共享汽车在一线城市发展迅速,并开始向二三线城市不断扩张。今年以来,杭州、济南、郑州等城市纷纷爆出共享汽车上街的新闻。共享汽车作为一种时尚、绿色出行方式,日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共享汽车之所以备受青睐,一是国家的鼎力支持,在政策层面大开“绿灯”,各地政府也纷纷出台一系列政策扶植,二是随着我国密集的城市人口与有限的土地资源矛盾愈发尖锐,导致城市停车位资源越发紧张,很难大幅容纳私家车的增长,为共享汽车发展提供了发展基础和前提条件。一份调查数据显示,共享汽车的潜在市场规模将会达到1.8万亿元左右,预期出行需求达到3700万次/年;如果说2017年是共享汽车入局年,那么2018年将是共享汽车投资年。未来两年,共享汽车企业将进一步布局,争夺二、三线市场,2018至2020年将是发展的风口期,备受期待。  

  直面关口

  然而,一边是资本大举进入,另一边却被迫“出局”,共享汽车正遭遇冰火两重天。2017年10月,曾经拥有500辆宝马i3等高端车的北京共享汽车公司EZZY突然宣布公司解散。往前5个月,友友用车宣布停运;而在更早的2014年,成立不足一年的共享汽车平台CoCar宣布倒闭。与共享单车相比,共享汽车面临的问题要复杂得多,如过不了这些关口,共享汽车或将只是一个“伪命题”。

  一是运营共享汽车巨额成本问题。平均每辆用来分时租赁的车价值在10万元左右,高端的则更贵,需要大量资本投入。此外目前各种共享经济模式都未能实现规模化盈利。统计显示,即使每小时出租率维持在60%,回本至少也要三年,中间还不考虑汽车的维修、折旧等带来的成本损失。

  二是用户体验亟待提升。眼下共享汽车的便捷性尚不能满足大多数用户的要求。用户也不能像使用共享单车一样就近借还,必须要到网点完成借还步骤。另外,信用审核时间长、流程繁琐,为防范交通违法最长一个月的押金退还时间等,令用户深感不便。

  三是“停车难、押金风险”等现实问题,现在每个城市中心都存在车位紧张的现象,这么多共享汽车出现,让固定停车位更加捉襟见肘。用户无法即停即走,与用户初衷相悖。共享汽车如果乱停乱放,给交通秩序带来的影响甚至会超过共享单车。

  在共享经济火热的当下,热闹的共享单车已经在大浪淘沙下所剩无几。而在共享汽车领域,风潮才刚刚开始。共享汽车似乎在重复共享单车的命运。 

  路在何方

  不过,即便有重重问题待解,共享汽车已经起飞。尤其是有大企业扶持的共享汽车品牌,将随着市场的逐渐成熟,获得更大的发展。小型企业也将在更多资本的扶持下诞生,加入共享汽车市场的角逐。

  共享汽车如何才能在出行市场找到自己的坐标?

  首先是实现低成本运营,从本质上来说,共享汽车和共享单车都是资产管理公司,而资产管理模型的核心在于如何以较低的成本投放车辆,并达到规模效应。共享单车企业能够造出相当可观数量的单车完成规模覆盖。但是单辆汽车的造价远远超过单车,同时生产周期更长,单纯的融资行为将无法支撑起整个商业模式,所以寻找更可行的大规模投放解决方案才是关键。

  其次是接入政府资源,牌照、路权、停车场等问题需要与政府进行深入的协商与合作。如果无法对接政府资源解决停车等问题,汽车的共享就很难实现。另一方面,一线城市的车牌指标是一个巨大的难题,如果拿不到牌照,长租牌照的运营成本将会让平台难以招架。

  再次是调整战略,作为重资本、重运营、重营销、重技术的共享汽车,要求一个项目具有雄厚的资本、相对较强的技术实力和管理能力。战略是先通过自营做重,再平台化做轻,前期在目标城市通过抢占关键资源先行布局,包括车牌、停车场和充电桩等资源,通过自营车辆优化运营模式,待整套架构体系稳定后,然后转向平台化。

  2018年很可能会迎来共享汽车新一轮洗牌,短期无法盈利却背负巨额运营成本的平台将逐一倒下,一些生存下来的企业或者新进入者,很可能看到预期盈利的曙光,并抢占共享汽车后续发展的战略先机。

  雍君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潮起博鳌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广告
   第A08版:财经新闻·广告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广告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连载
   第A20版:阅读
   第A21版:新民教育/中职风采
   第A22版:汽车周刊
   第A2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A24版:生态上海·广告
   第A25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6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A28版:广告
2018共享汽车:风口与关口
自动驾驶是否该降温了
别克将推新能源车VELITE 6
一汽大众一季度销量大增
雪佛兰“双迈”组合销量突破60万
马自达一季度中国销量增两成
扫一扫
新民晚报汽车周刊A222018共享汽车:风口与关口 2018-04-11 2 2018年04月1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