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风向标
本周最大的事情就是习近平主席在博鳌论坛上宣布了一系列重大开放举措,今年要推出多项包括金融业在内的有标志意义的扩大开放举措。习近平主席说: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实践证明,过去40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条件下进行。这是中国基于发展需要作出的战略抉择,同时也是在以实际行动推动经济全球化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回顾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就是在不断开放中发展壮大的。比如,2001年中国加入WTO的时候,很多人对金融业的开放最为担心,觉得一旦让外资进来,会对中国还不发达的金融业造成巨大冲击,所以,这也是当初谈判最为艰难的部分。但最终结果是中国提前兑现承诺,如中国承诺入世3年内让外资可以占证券公司股份三分之一,1年就兑现了,提前了2年。2012年又超出承诺,允许外资股份占49%。
本周央行行长易纲在博鳌论坛宣布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具体措施和时间表,其中一条就是取消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同时将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人身险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上限放宽至51%,三年后不再设限。就是说,外资可以在中国控股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
从30%到不设限制,中国金融业在很短时间里实现了大幅对外开放,之所以我们有这样的底气敢于把门越开越大,这是因为在开放竞争的过程中,中国的金融业非但没有垮掉,反而越做越大。以工商银行为例,2001年净利润只有60亿元,到2017年,工商银行净利润已经高达2860亿元,16年增长46倍,一跃成为全球最赚钱的银行。
资本市场也在开放中快速发展,中国证券市场从一开始就是开放的,1992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不久只有8只股票的时候,就推出了B股,让境外投资者可以参与中国资本市场。为了让境外投资者能够投资A股,推出了QFII制度,这几年推出沪港通、深港通,今年A股将正式被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为此,证监会宣布,从5月1日起把互联互通每日额度扩大四倍,同时,争取2018年内开通沪伦通,互联互通扩大到伦敦股市,让全球投资者有更多的渠道进入A股,投资资金额度也不断放宽,这样,境外资金投资A股实际上已经没有什么障碍。
开放中的A股从十来只股票到现在超过3000只股票,短短的20多年,A股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股市。本周宣布金融市场加大开放力度,让更多的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将促进中国金融机构更好发展,就像习近平主席所说,经过努力,中国金融业竞争力将明显提升,资本市场将持续健康发展。